10月26日在真人桥村,我跨过黄桥大道上面的天桥去了村里的西部,也就是原来的枫树村,仅仅一条马路之隔,但两边的地形完全不一样,东部是丘陵,只有一些小山包,而西部却是山区了,有山肯定就有水库。
我在真人桥村的西部,真的又发现了一座水库,叫做石冲水库,是一座小一型水库。它与牌楼坝水库一样,是雷锋镇两座最大的水库,而且是同一个时期修建的。据《望城县志》记载:“1959-1960年,修建牌楼坝、石冲两座小一型水库,长15公里的灌渠,灌溉水田410公顷。”
看过了长沙这么多水库,发现了水库命名的一些规律。长沙的水库有三类命名方式:第一类是带有政治色彩,比如红旗水库、红星水库、五一水库、八一水库等,这类水库大多是文革时期修建的;第二类是以“冲”命名的,如泉水冲水库、香山冲水库、大冲水库、石冲水库、古冲水库等,水库修在哪个山冲,就以那个山冲命名,这类水库一般比较大,以中型水库居多,至少也是小一型;第三类就是以“塘”命名的,如石塘水库、顺塘水库、藕塘水库、鱼婆塘水库、大鱼塘水库等等,这一类水库一般比较小,以小二型水库居多,究其原因,它们原本就是一个山塘,后来把塘坝加宽加高,库容增加,便成了水库。
石冲水库大坝的左边是一所学校,叫做湘麓职业中专,学校好像还比较大,这所学校是培训什么职业的,我没有进去问,但学校门口有两条红色的横幅,大意是祝贺今年该校两位同学高考文科超过了600分,我估计这所学校除了职业培训外,还是一所高考补习学校。
水库有一条环库公路,我决定环绕水库骑行一周,这一骑发现水库还挺大的,里面有好几个自然村,周围都是村民的房子,骑行到最里面的时候,发现了三栋新楼房,附近的自留地里有一个嗲嗲在割红薯藤,准备挖红薯,我决定停下来,与他交谈几句,走到了自留地里。
不知是老人家听不懂我的话,还是耳朵不好使,我问了一些问题,他听起来有些吃力。不过,我从老大爷那里还是知道了一些我想要的信息。老大爷告诉我,他今年77岁了,修这座水库的时候,他正好出头,参加了工地的劳动,水库淹了他们生产队的田,如今只剩几亩田了。老人还说,他家的房子就是左边那一栋,是他儿子建的,就一个儿子,与儿子一起吃住,儿子去城里打工了,但每天晚上会回来,一个孙子已经参加工作了。
离开老人的自留地,继续往前骑行,又发现了一个自然村,附近也有一个农家乐,再骑行两分钟,便又回到了水库大坝上,我一看时间,这一圈正好是半个小时,除了与那位嗲嗲交谈5分钟,停下来拍照5分钟,骑行的时间是20分钟,按照15公里的时速,这绕石冲水库一圈应该是5公里。

雷锋家乡的石冲水库

水库看起来不大,但拐了一个弯

水库大坝有栏杆,比较安全

大坝左侧是一所职业学校

水库蓄水也不多了

从水库中部看大坝

水库的尾部,干涸了

库区的村庄

村子里有南岳庙

水库最里面的三栋房子

挖红薯的老大爷,77岁了

库区也有贫下中农,这样的土砖房子少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