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供销社
(2013-01-24 11:39:48)
标签:
供销社
农药
南杂店
化肥
老家
|
分类:
家乡亲情
|
供销社这个单位,如今国家还有,还是部级单位,省里也有,还是厅级单位,市里和县里好像也有,分别是处级单位和科级单位,但在我们基层农村几乎没有了。
三十多年前,我们公社是有供销社的,当时生意还比较红火,社员同志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得要到这个供销社里来购买,生产的一些土特产都得卖给这个供销社,那时的基层供销社是一个比较好的单位。
供销社位于湘江河边的木埠头村,离我家大约2公里,供销社的房子是70年代中期建的红砖房子,有一个小院子,房子分前排和后排。前排经营南杂百货和布匹,里面有很多带玻璃的货柜,一边是南杂,中间是百货,另一边则是布匹。后排经营农资,包括化肥、农药和农膜,还收购农副产品。
那时我们老百姓与供销社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南杂了,南杂就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杂货,特别是与吃用有关的,包括烟、酒、盐、酱油、煤油、纸包糖、饼干、兰花豆、罐头等,我们那里的人不吃醋,因此供销社从来不卖醋。烟是价格比较低的纸烟,都是我们老家附近的几个卷烟厂生产的,如郴州卷烟厂生产的火炬、飞鸽、五岭,祁东卷烟厂的湘莲、祁东、洪桥,零陵卷烟厂的红豆、香零山等,还有1毛3分钱一包的“丰收”、8分钱一包的“经济”,不知是哪个卷烟厂生产的,已经对不上号了。酒有散装酒和瓶装酒,散装酒是我们县酒厂生产的,要自己带瓶子或碗去装,而能买得起瓶装酒的人就很少了,一般是药酒,如虎骨酒、国公酒等,只有送亲戚的时候才买。盐不是我们现在超市那样的袋装精盐,而是散装盐,分粗盐和细盐,你若来买盐,要从自己家里带东西去装,或碗或盆或钵,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粗盐是一毛五分钱一斤。煤油也是当时老百姓到供销社购买的生活必需品,7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那里没有通电,照明靠的是煤油灯,煤油是凭票供应的,供销社从县里运来一个大铁桶的油,老百姓去供销社买没有也要自带容器,一般是瓶子,或酒瓶或农药瓶。至于纸包糖、饼干、兰花豆、罐头等吃的东西,对于我们这些穷苦人家来说是奢侈品,偶尔想想而已。
比起南杂来说,老百姓与百货的打交道相对要少多了,说是百货,其实那时的农村供销社,根本没有一百种货,无非就是牙刷、牙膏、毛巾、香皂、雪花膏、钢笔、铅笔、圆珠笔、墨汁、纸张、本子等。我与供销社打交道最多的当然是文具了,1毛4分钱一支的竹壳圆珠笔、6毛4分钱一支的黑色大头钢笔、4分钱一张的白纸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布匹是一卷一卷的,品种不是很多,那时一家人一年难道买一次布,一般要快过年了,才可以买布做一次新衣,70年代的时候,供销社是没有成衣的,到80年代以后,有一些简单的成衣出售了,特别是儿童衣服。我在这个供销社买的唯一一件衣服是1980年春节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件黄色的棉衣,多少钱已经忘了,我穿着这件棉衣度过了两年高中生活。
供销社卖的化肥主要是氮肥和磷肥,氮肥就是我们县氮肥厂生产的碳酸氢铵,也有少量的尿素,但尿素太贵,农民买不起,磷肥就是我们地区磷肥厂生产的过磷酸钙。供销社卖的农药有乐果、甲胺磷等,其中最毒的是甲胺磷。而供销社卖的农膜主要是春天育种用的薄膜。
这家供销社收购的农副产品,包括鸡毛、鸭毛、牙膏皮、蓖麻籽、桐油、山苍子油等,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山苍子油。我们湘南山区盛产山苍子,山苍子经过加工熬制出山苍子油,是一种化工原料。社员同志们把山苍子油拿到这个供销社来卖,首先要进行化验,确定油的等级,一级、二级或三级,油的等级不一样,价格差异很大。记得是1983年的暑假,我已经读大学,与村里的人来供销社卖山苍子油,化验员掌握的标准非常严,本来是一级油,却被化验成二级油,我们感到气愤,决定不卖了,坐拖拉机走了20公里到隔壁的龙口源供销社,在那里化验为一级,多赚了15元钱,花了我们一天的时间,但这非常值,因为那时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40多元。
因为这个供销社离我家较远,而且我家隔壁有一个供销社的分店,因此,我在老家的那些年,与这个供销社打交道并不多,对这里的工作人员认识的也不多,有多少工作人员,谁是负责人,谁是售货员、都一概不清。唯一知道的人就是我母亲的一个表妹,就是母亲舅舅的女儿,我应该叫她姨妈,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在这个供销社做过售货员,过节的时候,偶尔来我家看过我的母亲,来的次数不多,对她的印象也不是很深。据说,这位姨妈后来随爱人去了株洲,前两年我在株洲工作时,曾想去找一找她,但又没有下决心,毕竟不是太亲近的亲戚。
如今,很多基层供销社都倒闭了,不知老家的这个基层供销社怎么样了,是否还在经营?,房产是否处置?原来的那些工作人员现在怎么样了?我从来没有去注意过,更没有去打听过。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