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成长需要坚定不移地走教练会
核能18班,历经四个多月的培训和实战已经圆满结业。正如我在结业酒会上说的,这不是结束,却是开始。我们就像一只加满油、充满电,注满正能量的船,马上就要扬帆起航了。如何走好我们的航程,是我们同学们最关心的。正如成功使者常说的,煤球离开火热的炉膛,很快就会熄灭。要让自己发一份光、一份热,就在投入炉火中。教练会就是熔炉,只有继续走教练会,才是我们的成长的最佳选择。
之二:如何嘉许身边人
嘉许会给人以温暖、以鼓励、以信心、以勇气,嘉许用得及时、得当会对工作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嘉许当真诚、由衷、发自内心,从心底欣赏你身边人,情不自禁地说出嘉许的言语。
嘉许不是随意说几句感激的话,不是说大话,而是嘉许于事,嘉许于私。
在嘉许身边人时,不妨尝试一下逻辑层次。使用逻辑层次嘉许身边人,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会使嘉许人思路清晰、嘉许有力、层层递进、唤醒思绪、嘉许到位;二是被嘉许人容易接受、感到亲切实在不虚、充满感激感动,充满希望和追求。
那么如何运用呢?一般从第一层次“环境”开始,从最低层次开始,最容易拉近与被嘉许人的情感距离;然后是第二层次“行动”,具体描述被嘉许人所作所为,感人事迹,接下来是第四层次“价值观”,善于从中发现被嘉许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一一罗列;紧跟是第五层次“我是谁”,从被嘉许人的优秀品质上,发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第四、五层次可以颠倒使用;最后是拉到未来一个“愿景”,让被嘉许人充满希望。
这样嘉许身边人,会很有效果。在嘉许我的同学时,我是这么说的。***同学,你好,你还记得今年在二模块学习时,你主动给我打电话的事吗(何时、何地、何人、背景)?你在电话提醒我,别忘记了参训时间,别忘记了昨晚的作业(行动内容)。从那件事中,我深深感到,你是一个付出、负责、有爱心的人(你是谁),从你身上,体现出对同学关心关爱、乐于助人、心地善良、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正是你的这种优秀品质,不断激励着我成长进步,也感召着全班同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价值观)。我相信,你一定会把这种优秀品质持之以恒地坚持和发扬下去,在不远的将来,你必将收获一份大爱,也必将把我们这个班级带向一个更高境界,我们将会一起创造一个和谐、进取、充满爱的世界(愿景)。
在我们嘉许身边人时,环境有时很重要,就是何时何地何情绪状态下嘉许身边人。尽量不要在你的办公室、不要在全体会议上嘉许某个人,这样会使被嘉许人孤立、无助,不自然;也会使部分人消极怠工,产生不良情绪。
最好选择在餐厅、路上、逛街、走廊等非正式场合、单独的空间。这时你和他不期而遇,你很自然地嘉许到对方,对方会认为你平时很重视他、尊重他、关注他,内心就会充满了感激和感动,油然而生一种正能量,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之三:人才其实就在你身边
教练的四大信念之一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是OK的”。潜能专家付树信老师也经常说,“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火山、地震、禽流感、泥石流,而是一个人带着天赋潜能来到这个世界,却又几乎原封不动地进入坟墓”。
马云在2010年曾经说过,“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告诉我的18位共同创业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请。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从外面聘请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怀疑过其能力的人都成了副总或董事。我相信两个信条: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也比能力重要!”
工作中,一提到人才,首先想到和提到最多的不是发现而是引进。汇报工作时,也经常说,几年来,我们引进了多少高端人才,发挥了何等作用,带来多大价值。但回首看来,又有多少高端人才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我们经常提出的口号也是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制定了比普通员工高几十倍、几百倍的福利待遇,仿佛引进的人才才是救世主。又有多少领导人、企业家去注重内部挖潜。“灯下黑”现象在人才工作中屡见不鲜,造成了人才潜能的埋没、人才的搁置。另一方面,却抱怨着没有可用之才。
如何发现身边的人才呢?那么请赐给领导者、企业家们一双欣赏的眼睛。不再一味眼睛向上、向外,而是眼睛向内、向下,内部挖潜,用欣赏的眼光发现身边的人才。
18班康鸿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