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奋斗的晚清“样板青年”

(2012-09-11 08:02:50)
标签:

陈渠珍

湖湘讲堂

罗维

文化

湘西土匪

    如果回到一百多年前,黄兴、陈天华等一干革命进步人士在政府眼中是被视为乱党的,而被晚清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的有为青年,大概是陈渠珍这类人。1909年,年仅27岁的陈渠珍策马行走在通往藏区的古道上,身前身后全是浩浩荡荡的清王朝军队。三年前他从湖南武备学堂毕业,心中萌动着一种浩大、却说不出名目的憧憬;“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他需要的,似乎一种能够用“天下”这类概念来定义的功业。万里封侯,立功绝塞,这对于一个出生行伍的男儿来说,正是一条被理想光芒照耀着的道路。

    在《湘西王陈渠珍》第三集中,罗维老师讲到,1904年《拉萨条约》签订后,英国觊觎西藏的图谋,已是不问可知,而这也是垂危的清帝国防范再三的心头之患。陈渠珍知道,自己所在的四川新军不是白练的,一旦西藏危急,紧邻的四川一定会出兵支援。这位湖南武备学堂的优秀毕业生早就留意边情,集中精力写了一部“规划藏事”的《西征计划书》,并进献给上司钟颖,并因此被委任为援藏军一标三营督队官。围棋有云“一局输赢料不真”,心潮澎湃的陈渠珍并不知道,这一去,他收获的并不是一个立功边塞的天下梦想。当他在马背上回望逐渐遥远的内地山川时,清王朝的天下正一步步崩塌在汹涌的时代潮流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