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小说话语系统获得成功的关键
(2009-02-09 15:02:00)
标签:
杂谈 |
琼瑶小说话语系统获得成功的关键
日常生活的本身,充满着偶然、无序、无意义的状态,而回忆和讲述,却通过文字的金手指,将其重新安排和修饰,使心理上的困厄、失重和迷茫重新找到适当的位置,找到价值、意义和理想的所在。这正如尼采所说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而人却可以赋予她价值和意义。
这就是琼瑶小说的话语系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于人生、社会,琼瑶有着本质和直觉的高度悟性,有着一种独特的切入角度。琼瑶小说的话语系统,不过是她自己独到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感性的阐述和解释,这也就使琼瑶所有的作品:小说、散文、诗歌、回忆录,都具有了一种高度的统一性、重复性、强迫性、深入性。
有一些文论家,将通俗小说的标性,界定为可归纳和复制的话语模式。这样的批评,一方面是切中要害的,一方面又是掉以轻心和偏执的。
一个真正的文学艺术家,他的成功所在,必然是找到了一种符合于他内在性格的成功,有效而独特的话语模式,他通过这一种话语模式,秘密地操练着波德莱尔所谓的“怪癖的剑术”,去解释和发现人生,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去发掘和建树现象之后的结构和本质。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需要去一一列举了。
仅对我所着重研究过的一些卓异优秀的文学家来说,金圣叹、李贽、金庸、古龙、柏杨、李敖、高阳等等,他们的成功,无一例外的都是建立了一套在自我意义上可以重复的话语模式,并且通过它去认识世界和人生。
这样的重复,是文学艺术家生命的手印和指纹,可以自我重复,却是他人所绝不可能去模仿的。
如果仅仅因为琼瑶的几十部作品表面上的简明和一致性、重叠性而轻视琼瑶内在的深刻性,无疑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是鹦鹉学舌和人云亦云的。
我已经太多次地在不同的场合中,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修养极为优异的诗人和作家那里,不止一次地听到对琼瑶小说作出的“肤浅”的盲目批评。所以我在这里必须再一次严肃地强调,琼瑶所具有的内在和本质的深刻,对人生和世界充满灵性和高度智慧的洞察,是我们必须公正地给予正确认识的。
对于一种深思熟虑的世界观、方法论,因其时代和背景的差异,你可以不去认同,但你不可以去轻视其高度智慧的价值上的意义。
琼瑶通过她在其作品中建立的话语模式,来熟练地把握人生和世界。
在她的小说式的回忆录《我的故事》中,她当然要按照自己的哲学来重组人生,重点的凸出,重点的简化,一切因形式的美感而富有意味。
在《我的故事-后记》中,琼瑶作出了坦白而真诚的说明:
我写这本书,……,我尽量求真,……。但愿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怀著一颗宽容的心,原谅我的“错”,包涵我的“真实”!
请注意,琼瑶在错与真实两词上都加以了引号,这正是琼瑶认识上的深刻所在。
而事实上,不仅是琼瑶,任何一个作家的回忆录,或任何一位传记作家的传记,进一步来说任何一位历史学家眼中的历史,都具有这相同的情况。那就是,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特话语系统来重组、阐释事件和材料。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深刻的话语系统(或符号系统),那么就算是真实的材料和事件,都会是零乱和缺乏意义的。
同样来说,就读者而言,他们所关心的也并不真的是事件物理学上的真实,而是事件构成的意义、价值和可以理解的内在逻辑关系。
琼瑶的小说,写的是大悲大喜的诗意人生,而其源头活水,正是琼瑶自己对人生大悲大喜的诗意的深刻而秘密的体验。
琼瑶坦言道:
“我真不相信自己已走过这么长久的岁月,历经了这么多的狂风暴雨,目睹过生老病死,体验过爱恨别离。至于人人皆有的喜怒哀乐,在我的生命中也来得特别强烈!我的过去,原来堆积著这么多的汗水和泪水,这么多的痛苦和狂欢,这么多的相聚和别离,这么多的寂寞和挣扎,这么多的矛盾和探索,这么多的错误和抉择……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和‘传奇’!”
就这样,我们看到了琼瑶的小说和她的生命之间本质的血肉联系,看到了生命在某一种独特切入角度上惊心动魄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