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解圆明园遗址,事关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主题与主体

(2010-10-25 17:18:11)
标签:

圆明园

遗址

遗址公园

主题与主体

杂谈

分类: 圆明园学术研究

    盛时圆明园,截止在劫掠焚毁之时,同时开始了遗址时期。这个时期,以遗址状况,大体呈现早、中、晚三个阶段。建设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过程是个过渡阶段。

    早期有前期和后期两个现阶段。分别始于1860年10月8日、1873年,截止1900年。

    中期有清朝、清室、民国三阶段。分别始于1900年、1912年、1924年,节止1949年

    晚期分为植树前后、战备后、学大寨后、过渡阶段,分别始于1949年、1970年、1975年、1983年。

    早期的前期阶段(下称“初始阶段”)。三园80%以上景区的殿宇被焚毁了。被焚烧的是殿宇木质部分、近距的花木,塌落的是荷载于木构架之上的部分;其余砖石维护墙、台基、甬路、山水、路径等园林要素是烧不掉、塌不了的,一些角落也有幸存的亭廊,这是常识。三园还幸存10%以上的完整景区。

    这个阶段,全园呈现出多数不完整景区与少数完整景区的强烈对比;被焚毁景区内被焚毁殿宇与区内完整环境的对比;被焚毁景区内被焚毁殿宇与区内幸存屋宇的对比。三种对比产生的反差,承载着难以计量的人类之情、国家之情、民族之情,文明与野蛮、经验与教训……令人遗憾,具有人类文明结晶与帝国主义侵略罪证的真性物证,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仅仅存在了10余年。

    1860年的劫掠焚毁是侵略者的罪证;1873年(同治十二年),首开重修性破坏。这次重修破坏了圆明园遗址初始阶段的完整形态;此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1912年开始的溥仪小朝廷,1924年民国全面接管后,名管实弃造成的破坏;1949年后,在总体保护的前提下,一些单位打着自己曲解的各种理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圆明园遗址150年来,呈现了几个类型、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状况。可见,说现状是侵略者的真实罪证,是张冠李戴,不符合史实。

    劫掠焚毁盛时圆明园是对人类文明结晶的不文明行为。圆明园遗址被多次破坏,不管有多少说辞,总不能说成是合乎法理的行为。但也必须清楚,前者是侵略者、强盗的野蛮罪行,后者是无视遗址重大价值与豪夺、盗取、不顾大局的错误行为,性质不可混淆。

    纵向衡量,盛时圆明园、圆明园遗址初始阶段、国内各次破坏后的状态、乃至现状等,各阶段形态有各自的价值,谁也替代不了谁。那么,究竟那个阶段的价值最大呢?自然是盛时圆明园,但基于中华民族近代所遭不幸,结合当今世界反侵略,争和平,建和谐的形势,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圆明园遗址初始阶段的价值最大。它兼顾了盛时的风貌,应予再现。合理再现其余每个阶段的部分类型,也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在揭露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野蛮罪行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国人的错误,警示后人,以史为鉴,实在是难得的场所。

    建设圆明园遗址公园是我们国家民族思维方式与气度的一种体现。揭示自己是正视自己的前提,更是一种勇气。体现、前提和勇气,一定会随着过的阶段的进程而强化。

劫掠焚毁圆明园纯属帝国主义侵略者赤裸裸的罪行。这一史实是任何诡辩都掩盖不了的。将永远印象在世人心里,是任何人抹不掉的。没有勇气正视历史的人,还有资格奢谈人类文明吗?

    当今世界的现实,正说明建设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必要性、紧迫性。

    总之,圆明园遗址是有不同阶段性、不同类型的,否则就会张冠李戴。可见,了解圆明园遗址,事关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主题与主体

 

                               天坛公园原副主任、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振铎

                                            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论文节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