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的感动

标签:
杂谈 |
当我看到举着参加残奥会各国旗帜的志愿者们向我们走来,全身露出来的都是黢黑的皮肤的时候,想象着他们在烈日酷暑中排练的情形,我唯一能够想到的词语还是感动。
当看到最后那名残疾运动员奋力地拉着绳索,一点一点地向着主火炬攀升,因为体力不支,途中几次停下来休息,却依然坚持着不放弃的时候,那一刻,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看到本身具有残疾的国际残疾人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开幕式上用中文发出“各就各位,预备”的指令,并在随后的致辞中几次使用了汉语的时候,我再一次被感动了。
感谢残奥会开幕式的主创团队和演员们,为我们奉献了一台如此感人至深的晚会。
仔细想一想,对于他们,我们提供过什么样的帮助?在大街上遇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远远地避开他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前,除了同情,还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当我们在抱怨社会不公的时候,有谁会想到他们这个群体呢?要说不公,没有谁比他们更有理由去指责命运。然而,他们却没有那么做,因为他们知道,那样改变不了什么。
不要说他们是身残志不残,也不要赞他们是自强不息,实际上,他们想得没有那么多,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像我们一样地生存,一样地获得起码的尊重,保持对生命的敬畏。
有人说,命运是公平的,一个人缺少什么,一定会从另一个方面得到补偿。这话听起来似乎还满有道理,比如,聋人的眼睛会比常人看得更远,盲人的耳朵会比健康人听得更清,换言之,我们之所以看得不远,听得不清,就在于我们是一个肢体与五官健全的人。
然而,假如能够选择,相信不会有人希望自己失去听力或者是视力。那些所谓的超能力,只是在无可奈何下激发的生命的潜能,没有健全的肢体,就只能用健全的人格去弥补。
生命是快乐的,健康是快乐的,只有好好珍惜,才能感受到生命与健康的美好。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这些残疾运动员们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
我还相信,只要世界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他们一定会还给世界更多的奇迹。
那是因为,他们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残疾,却有着世界上最健全的思想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