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知为什么,脑海里却不停地闪现出汶川地震的画面,倒塌的房屋,阻塞的道路,受伤的人群,还有救灾的人们,一幕一幕闪过,那是多么惨烈的场景呀,就是再铁石心肠的人也要流泪。那个被从废墟中挖出的小女孩满是创伤的面容,还有那一闪而过的明亮的大眼睛,让我激动了很长时间。
由于有了灾难,这样的清晨的安详和宁静才显出格外的珍贵。
汶川地震从发生那一刻开始,就引起了举世触目。这样大规模的地震灾害是很罕见的。尽管有人说,事前曾发生过蛤蚧成群的迁徙,有人在天水的上空见到过典型的地震云,还有人说去年四川盆地的大旱就预示着今年的大地震等等,但客观地说,这次大地震的发生是没有显著的前兆的。
汶川地震震中及其附近区域,正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在几百公里的距离内,地形从盆地骤然转变到高原,高程从500多米一下子上升到6000多米,高山林立,沟壑纵横。这里不仅是地理环境的过渡带,更重要的是一个地壳的缝合带,是地球的一个深深切入十几公里的伤口,几乎每一条沟谷都是一条深大的地层断裂带。塑造这场地震灾难的能量,也许已经在这里积聚了千百万年,只是一朝爆发和释放而已。
大自然有它独特的规律,大自然一切的发生和发展都不会因为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利用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也可以从地球的肌体中挖出石油、煤炭,甚至利用原子能和核能,但这只是大自然能量的外在部分。对地球真正蕴藏的能量,人们还是无从知晓,更不能利用,甚至对大自然释放能量的时间、地点和方式都惘然无知。火山爆发,地震,飓风,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然现象一旦降临,对地球来说只是舒展一下筋骨,但不论何时何地,对人类却是一场灾难。
其实,人类可以多花一些精力来认识大自然,并用来保护自己。可惜的是人们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权势,将有限的时间和力量多数用在了自相争斗和残杀,而无暇顾及生养人类的地球。人们可以花费巨资发动一场血腥的战争,可以花费巨资发动战备竞赛,花费巨资研发高精尖的杀人武器,但却不愿意花费几千万元打一口深井让科学家了解地球的深部,也不愿意研发认识地球和检测自然环境的高灵敏仪器,这真是人类的悲哀。
在无可奈何的灾害面前,平凡的人们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广场上和街道里,到处都是踊跃捐款捐物的市民们。街头义务献血车前也比往日增添了许多献血的年轻人。地震灾区惨烈的场景让所有的人们悲伤,人们为逝者惋惜,为幸存者祈祷。兔死狐悲,同类相恋,惺惺惜惺惺吧,这样发展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壮举。
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也许老鼠和蛤蚧之类比人类的历史更悠长,所以比人类更能读懂一些大自然的心声。也许老鼠和蛤蚧之类由于不像人类一样能够上天入地,所以十分依赖大自然,所以更倾心聆听大自然的心声,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它们能够成群结队的迁徙一试逃避。我凝视着高楼林立的城市,想起被人类建设和破坏的面目全非的地球表面,不禁想,如果人类不把自己看成是万物之灵,不把自己看成是地球的主宰,而看成是和蛤蚧老鼠一样的大自然的儿子,大自然也许会更多地向人类透出灾难来临的信息,或者说,人类会读懂更多的灾难来临的信息。
如果我们能够从灾难中领悟一点什么,学到一点什么,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