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别让政府管制变成“互联网枷”
文/老徐时评
http://ww1/large/50fd482djw1exptqconqnj20qe0hlq4a.jpg
2015年凤凰财经峰会正在北京举行,峰会的主题是“创变与繁荣”。昨晚我参加了峰会的“思想空间论坛”,围绕专车管理的话题,探讨政府与市场、创新和管制的关系。
近几年,依托互联网创新发展起来的专车市场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既解决了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又创造了新的广阔市场。消费者爽了,有人就不高兴了,政府也坐不住了。于是各地开始了对专车的围剿。与其简单地叫停,不如纳入监管体系。人们对政府出台一部既能支持创新促进行业发展,又能有效规范市场秩序的新法规充满了期待。
上个月,交通部出台了《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立即引发了社会热议。暂行办法肯定了专车的地位,将专车纳入管理,强调保障安全和乘客权益,这些做法都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但是,也有许多反对的声音,有评论更指这个专车管理办法,是对创新的一种扼杀。
我对目前这份征求意见稿十分失望。办法起草者仍然沿用传统出租车管理的思维模式,用管理出租车的办法去管理专车,提高准入门槛,完全漠视互联网+时代涌现出来的创新元素。暂行办法不是一个支持创新、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办法。是一种打着“创新”旗号的倒退。这样的办法如果出台,将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专车市场从此一蹶不振,直至萎缩死掉;二是专车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继续保持地下非法经营状态。
http://ww1/large/50fd482djw1exptqu400nj20sg0l9wir.jpg
这让我想起了马云的那句名言:打败你的可能只是一份文件!面对互联网+和万众创新的汹涌大潮,我们有些政府部门的管制,为什么会变成了“互联网枷”呢?
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许多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方面思维模式陈旧落后,对于“管理”这个概念认识偏面,认为管理更重要的是在“管”。另一方面是权力寻租、利益驱使。这些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奇葩现象: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是英雄还是阶下囚,法律说了不算,人说了算。说白了,这还是人治,是打着法治旗号的人治。“互联网+”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而政府部门却用“互联网枷”,让大家重新套上枷锁回到落后的过去。看来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才是创新的大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五中全会又明确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列入“十三五”规划中。创新是“放”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政府的管制,决不能变成“互联网枷”。政府的管理,重点不在“管”,而应该在“理”。政府的最大创新,其实就是降低运行费用、提高行政效率。要改变不合时宜的传统思维,破除制约创新的制度障碍,加快建立一整套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
http://ww1/large/50fd482djw1exptr274ysj20b00adq2u.jpg
支持创新,必须打碎“枷锁”。专车管理征求意见稿还有几天就要截止时间了。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尊重市场,尊重民意,全面适应互联网+的新形态,用互联网思维来指导监管。相信正式监管规则的发布,能够从根本上支持创新,达到多方共赢,打破“互联网枷”,真正实现互联网+式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