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市后股市为何依然暴跌?

(2015-07-08 07:42:50)
标签:

杂谈

救市后股市为何依然暴跌?

文/老徐时评 

http://ww3/large/50fd482djw1etv0whkcmej20go0avq3u.jpg 

77日是“七七”事变纪念日,本来应该纪念抗战,却变成了七七市变,人人都在讨论股市。面对救市后的股市表现,很多股民信心崩溃,看不到希望。

 

上周末,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救市措施,股民们以为有国家强有力的决心与政策,这场史无前例的股灾一定会很快度过,信心会逐渐恢复,市场会逐步稳定。可是,经过两天的多空对决,股指不断创新低,大部分股票自由落体连续两天跌停,对市场人气再次造成重创。

 

难怪有股民感叹:熬过了熊市,经历了牛市,却死在了救市。

 

股市越救越跌,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究竟谁在统一指挥救市?是央行还是证监会?这两天的一些做法值得商榷,也有些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具体表现在:

 

1、周一7%以上、1000多家股票涨停的高开之后,没有一鼓作气组织有效力量遏制住空头,结果适得其反,高开低走,令市场信心得而复失。不少股民抱着对政府信任的态度入市,结果从涨停到跌停,当天损失20%,壮烈“牺牲”;

 

2、采取拉抬中石油以及几大银行的办法,尽管使指数显得好看了,但是仍然无法止住个股的惨烈下跌,无助于恢复市场人气。据统计,中石油股价半月飙涨28.8% 市值超越谷歌仅次于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公司。昨天,仅六大行、两桶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这10只股票,就共计贡献指数83点,动用资金1860亿元,比前一天多400亿,其中中国平安耗资679亿,创这家公司上市以来单日最大交易量。这10只股票里,还有多只被封上涨停。

 

3、沪深两市2781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超过1400只股票停牌,占比过半,成为世界证券史上的奇观。停牌是企业避险自救的无奈之举。如果大盘不能企稳,不排除会有更多企业申请停牌。

 

从这些做法看,管理层救市的思路就是:确保中字头权重蓝筹的流动性,通过护盘、拉抬这些股票,达到稳定指数、带动指数上涨从而恢复市场人气的目的。对于其他股票则放任其自由落体、泡沫破裂,最终由市场决定其价格回归。

 

从这两天的救市效果看,目的似乎并未达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层的思路,与被套在其中的广大股民的想法背道而驰。管理层要的是稳定市场,而散户要的是个股止跌回升。天上不会掉馅饼。指望政府拿真金白银,去解放套在垃圾股、概念股里的股民,无异于白日做梦。所以,不幸被忽悠进这些股票深套其中的股民,只能自救。要么壮士断腕,要么就地卧倒等待大盘转好,别无他途。

 

不过,这样的救市到底能坚持多久?中字头权重股能够这么一直拉升吗?会不会形成新的泡沫?有必要耗巨资拉涨停吗?拉涨停的做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不但消耗巨额资金,而且引导市场资金追捧做多,更令其他股票雪上加霜;拉抬指标股如果被市场解读为救市的必备手段,那么反而会吸引市场投机资金进行短期炒作。

 http://ww2/large/50fd482djw1etv0wyx49qj20b408bglz.jpg 

因此,管理层有必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反思救市策略。对此提几条建议:

 

1、成立统一的救市指挥机构,向社会公布救市措施,赢得广大机构与散户的支持,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防止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

 

2、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

 

3、暂停股指期货交易。我们现在的做空机制是熊市出台的,专门为熊市量身定制,各项设计都有利于空方,所以并不适合牛市,一旦牛市发生暴跌,助跌不助涨,反而会加速推动崩盘;

 

4、不再批准新的公司停牌,已停牌的督促尽快复牌。停牌本身是双刃剑,企图通过停牌来躲避风险其实是掩耳盗铃。数量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集中停牌,表面上暂时规避了股价下跌风险,但对其他不停牌股票是不公平的,会加大这些股票的抛压和股价下跌,也使风险再次集中爆发的可能性大大上升,从而对市场造成更大伤害;

 

5、采取托盘权重股的操作策略,不要拉抬、更没必要拉涨停。

 

救市,是国家予以背书的重大举措。救市如果不成功,损耗的也将是国家公信力。因此,精心组织,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尽快稳定市场,恢复信心,已经成为了一项当下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