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双十一”购物狂欢完美落幕,天猫创下571.1亿元的成交额,同比增长59%;其中移动端消费243.3亿,占比42.6%。订单总量2.79亿。参与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40个。这是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后交出的第一份答卷,再次刷新了单一电商平台单日交易的世界纪录。
http://s6/large/001tXhNPzy6NxNK14PP15
一天的销售金额,比大的传统零售商一年的还要多,这个现实令人震撼。“败家娘们”爽了,电商们发了,快递们累了。一场全世界瞩目的饕餮盛宴,留给了人们许多的思考。
世界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说几年前不懂互联网算OUT,那么如今不懂移动互联网才算是真正OUT了。移动互联网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多年形成、司空见惯的盈利模式。这种改变是颠覆性的。
http://s6/large/001tXhNPzy6NxNMGaSVc5
这次“双十一”狂欢,移动电商全面爆发。阿里巴巴财报显示,2014 年第三季度,其移动端的活跃用户达到 2.17 亿,其来自移动端的交易额高达 1990.54 亿元,占整体交易额的 35.8%。而“双十一”阿里移动交易将近占了半个天下,则进一步体现了阿里集团的“云端”战略发展成效。
“双十一”被各种数据刷着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变成了各家秀数据的舞台。利用人性的弱点做营销,确实是个屡试不爽的手段,也因此造就了很多成功的公司。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我们很幸运能在这个时代,同时也害怕这个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追求数字上的成功,但追求成功和追求卓越是两回事。
http://s16/large/001tXhNPzy6NxNOarhl0f
“双十一”完美落幕,我们应该从“双十一”狂欢中学到些什么呢?
首先,谁能控制移动终端客户,谁就拥有未来。“双十一”狂欢的参与者,很多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城乡屌丝、草根,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骨干力量;
其次,执政者应该树立网络声音也是一种民意的理念。中国的网民是全世界最多的,已经达到了6亿多人。网民到底能否代表民意?这个问题一直令有关当局十分纠结。有人说,代表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很多不上网,因此网络民意没有代表性。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全面。从某种角度看,互联网上的声音,包括各种吐槽,相对来说更加真实,更加接近经常上网这部分群体的民意。如果说6亿网民还不能代表部分民意,那么到底谁能代表民意?
再次,经常上网的人,代表了这个社会的未来。他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就更加关注自身的权利以及自身的价值,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渴望与执政者分享权力。他们经常通过移动终端了解资讯,很少去看《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党的喉舌对他们已经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他们的声音更应该具有代表性。移动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漠视它必然会被淘汰。
http://s13/large/001tXhNPzy6NxNY50WU7c
作为执政者的各级官员,更应该从“双十一”的狂欢中得到反思,更新施政理念,改革执政方式,千万不要忽略几亿网民的力量。对这种民意的重视和包容,体现了一个执政为民政府的胸怀。互联网民意,可以是涓涓细流滋润大地,也可能是堰塞湖,成为隐患;这种民意,至少能督促那些陈旧的官僚体制和落后思维,来尽快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本文原发于11月11日香港东网”老徐时评“专栏,此次转载作者进行了部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