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对48个鲜活生命的殒落负责?

标签:
青岛黄岛中石化杂谈 |
分类: 时事政治 |
冬日的阳光透出暖意,市民在街头散步,下棋、观棋,上街买菜,逛商店。突然一声巨响,瞬时间地下污水管道成了致命武器,像排炮一样快速地次第爆炸,几公里长的路面被掀起、翻滚,大量车辆被炸翻路边,底朝天,面目全非,有一辆车架在两米高的树上。现场弥漫着浓烈的油类异味。行人、司机、乘客以及管道工人、消防员或者殒命,或者喋血……
这惨烈的情景,不是好莱坞灾难大片。这是发生在11月22日上午10时30分青岛黄岛区的真实故事。
这起中石化输油管线泄漏、导致市政污水管线爆燃的事故,已经夺走了48个鲜活的生命,让100多人受伤。
我配发的这张图片,如果说是叙利亚或者伊拉克的话,可能不少人猛一看都会相信。但是,那确实是青岛事故的现场。
这一人间惨剧因何发生,目前仍有诸多细节不明,但从目前官方媒体披露的事实看,我认为至少有两点是确定的:
第一,这场灾难显然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中石化二年前就已知晓管道存在安全隐患,但至今未进行改造。青岛市表示爆燃后才知道漏油实情,导致7个半小时内未疏散民众;
第二,这起事故暴露出央企与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上缺乏沟通和协调,从管道漏油到进入污水管道引发爆炸,以及污油入海引起大火,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当事各方严重缺乏预判和协调机制。
七个半小时,对避免一场灾难来说已经足够,至少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灾难后果。如果最初漏油及原油进入污水管等信息被及时报告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及时采取交通管制、疏散人群等应急措施,惨剧一定不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甚至可以避免发生。
如此之大的事故,公众完全有必要追问这致命的七个半小时之内发生了什么,完全应该知道过错在谁?无论如何,此次事故必须有人为此担责。
密密麻麻的地下管线,是城市的血管。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那将成为巨大的隐患。黄岛事故或许值得中国多数城市警醒,随着城市化进展,中国众多城市的地下输油气、化工气体管道,已经与城市主体甚至居民区纠缠在一起,像此次事故中的危险诱因,在许多地方都存在。如何避免更多的黄岛悲剧发生,或许需要更多的制度设计,以及更加严格的安全监管与应急措施。
国务院已成立调查组将严肃追究青岛输油管爆燃事故责任,愿48个鲜活的生命能够唤起有关部门和企业对安全的重视。我们将拭目以待!
@老徐时评,精彩时评!请关注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微博:老徐时评
请关注微信公众帐号:laoxushiping
请关注凤凰博客、新浪博客:老徐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