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五条”解读!

标签:
时评时事杂谈改革 |
分类: 时事政治 |
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简称新“国五条”,其中要求对二手房贷款进一步收紧,售房所得征收20%所得税。我在新浪微博连发几篇解读文章,引起热议。“国五条”的出台,对抑制投资性炒房肯定会有效果,同时也会抑制改善型自住需求,对于北京上海等刚性需求旺盛的一线城市,将会推高二手房房价和租金。同时也会促进新房销售,保证了开发商卖新房的优势,对开发商是利好。炒房资金可能会转入股市,未来对股市也是利好。最大的利好当然是政府,既能多卖地增加土地财政收入,又能增加税收。受打击最大的并不会是炒房客,而是那些飘在这些城市打工必须买房或租房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规律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那就是凡是政府抑制的事,最后个人肯定合算,比如这房价;而政府极力提倡的事,最后个人肯定吃亏,比如学雷锋之类的。本届政府房地产调控了十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了三到五倍,手中有房产的人资产增值速度快过任何一项理财投资品。最悲催的是有那么一批当初听信政府房价会降而没有买房的人,错过了中国房地产的这场盛宴。其中许多80后被限购挡在了门外,至今仍然面对高房价望房兴叹。中国高房价的罪魁祸首是土地财政,背后恰恰是政府在推波助澜。调高二手房交易成本对于房子多的人无关紧要,不但不能抑制房价,反而会推高新房价格,从而带动整体房价上扬,最终成本还是要由买房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