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活法

标签:
人生活法原创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杂文游记 |
大津秀一是日本的一位临终关怀主治医师,在耳闻目睹过1000例病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了一本书,叫《换个活法》。他从人生至悔中总结出25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提醒人们从生活方式上入手,重新开启积极的人生。这本书中所提到的种种后悔之例,如:没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实现梦想、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没有回故乡、没有享受过美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没有注意身体健康、没有认清活着的意义、没有留下自己生存过的证据等等,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遗憾,却又总是被忽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人的活法多种多样,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而人的生活方式,又受到人生观的制约。假如生活断了线,散落一地的日子就肆无忌惮地四处逃散,无处可寻,继而你也迷失了自己。生活在当今纷乱浮躁的社会,打工的总嫌自己钱少,当官的总嫌自己官小,男人总怕自己雄风不再,女人总怕自己成为半老徐娘。每个人都活得很累,有撕心裂肺的情感、支离破碎的感悟、扑朔迷离的心绪,以至于让人心力交瘁。每个人的人生,又都或多或少地留有遗憾。没有遗憾的人生,只有在梦里。人不能希冀人生无遗憾,只能力所能及地减少遗憾。摆脱焦头烂额的生活、减少人生遗憾的灵丹妙药,就是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换个活法!
两年前,52岁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事业的颠峰时宣布退休,连人带钱一共580亿美元,全部投入慈善事业。他的理由很简单,不想死在微软这份工作上,想趁着还算年轻干点别的,换个活法。飞人乔丹在篮球事业最为鼎盛的时候选择去打棒球,也是想换个活法。在乔丹的心中,棒球也是他的梦想之一,即便已经成为篮球史上至大独尊的“古今第一人”,也无法告慰他心中的另外一个梦。为此,他宁愿远离献花和掌声,屈尊去做一个三流棒球手。只因为,再不去尝试的话,不再年轻的自己将永无机会。报界奇人、《体坛周报》社长瞿优远宣称在45岁时就退休,不管那时候的自己在事业上是多么成功或者多么不成功,只因为想换个活法。这么多年以来,办报成了他唯一的工作内容,如果再不留出时间来尝试别的梦想,那么这仅有的一生将注定因为错过报业之外的精彩而深深遗憾。
别以为只有现代人总想换个活法,在古代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大有人在,甚至连皇帝也不例外。明代第十位皇帝——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是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皇帝。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昏君。然而也有专家提出新的见解,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总想将皇帝的生活方式改变一下,换个活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
明武宗15岁时,以嫡长子的高贵身份,名正言顺地坐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他总想打破加在身上的禁锢,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即使违背祖训及习俗也在所不惜;他一点也不迷恋金碧辉煌、象征权力地位的紫禁城,而对自己一手营造的小天地豹房和镇国府情有独钟,流连忘返;他所心所欲,为所欲为,整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对权力的掌控却从不放松;他标新立异,喜欢猎奇,专门找寡妇甚至孕妇寻欢作乐;他自封为大将军,自己命令自己上阵杀敌;他处事刚毅果断,弹指间诛刘瑾、平叛乱;他精通佛学,懂梵文,礼贤下士,亲自到生病的大臣家中探望病情;他对钟情的女人爱不释手,甚至痴情于艺妓。总之,传统的正襟危坐、神圣威严的皇帝形象,在朱厚照这里彻底被颠覆了。正是由于他的声色犬马、恣意妄为,使得他仅仅活了31岁就死了,成为明代最短命的皇帝之一。武宗死后没有子嗣,这才有了以“藩王”身份坐上龙椅的嘉靖皇帝。
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在路上》一书中写道:“我们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最初的梦想,感受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当一种生活方式过腻了,就换另一种生活方式,永不停歇的去体验新的生活。人都有梦想,都有来自心灵的呼唤,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我非常喜欢这种永远在路上、保持着生命激情的感觉和状态。可能这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有太多欲望,总被零七八碎的东西牵绊,想潇洒也潇洒不起来。其实这种潇洒:一要有物质基础,二要能看穿世俗、名利等。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
换种活法,事实上就是去领略别样的人生风景。对于生命这趟单程旅途来说,最大的遗憾是每个人都只有一条线路,绝大多数人就在这既定的方向上耗完了自己或长或短的一生,尽管这未必就是自己最喜好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井底之蛙永远不知道天地的宽广一样,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另一种活法的自己会有怎样的人生况味。换种活法,实际上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困境,也不是为了更高的发展,而更多是因为生命中那些被轻慢了的梦想。
换个起点,换种活法,不仅体现抉择的内心勇气,也源于豁达的人生智慧。人的生活方式有多种,有的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自己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地方的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好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
对于仅有一次的生命而言,是很难用金钱、职位、桂冠来衡量成功与否的。荣华富贵的大款与节衣缩食的平民、一言九鼎的大官与人微言轻的百姓、衣冠楚楚的白领与衣衫褴褛的乞丐,我们很难确知谁的生活方式更吻合他们本来的情感轨迹与生命逻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快乐,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远离自己梦想的人,就是最懂得款待生命的人。
http://img238.ph.126.net/nK7uRHZVGXKjHkBMN86E7Q==/2223652316015613197.jpg
http://t.douban.com/lpic/s4344578.jpg
http://images.infocom.cn/UploadFile/News/2007-12-17/20071217823331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