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月色白狐原创温暖清欢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前段时间,游走了很多地方,去洛阳看了姹紫嫣红的牡丹,也进了幽静的白马寺,寻一段故事,搁下离尘出世的心,在寺院的最北面,走进一间茶社,环境优美,一个木牌,写着止语,细细品茶,与喧嚣中安静的看僧人脚步极轻的走过,也观察着那些蜂拥而至又遽然散却的人群,好似蝴蝶,闻香而来,又振翅离去,我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人在茶中,自古茶禅一味,以茶礼佛,引导众生以禅入定,以茶参悟,故而止语,纷繁世间,不争不染,温润的享受生命的本真。
多少坦然,多少惬意,多少虚情,多少假意,都随风而去,红尘中开一扇门,品一杯茶,不为诗意,不为风雅,只为以后的日子浓淡相宜,静素芬芳。
我是一个过客,嗅到了春天的气息,每一个地方,每一处风景,对人的意义都不一样,每个世间穿行之人,或急或缓,或轻或重,都有各自的前因,都有各自的缘分,来到这里,对有些人来说是心灵的栖息,注定的抵达,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只是惊鸿一瞥后的津津乐道,于我来说只是匆匆而过,或喜,或悲只把遗憾留下来。
拾阶而过,抬起的脚却留不住轻轻逝去的光阴,迟迟的日影,在竹林间,宛若投在心底黯然的忧郁,新种的花渐渐枝繁叶茂,让人心中稍感安慰。或者,已经不必在登高远望,望向竹林深处,刹那芳华,独自美好,与茶相伴,只有一份难以掩饰的怜惜与怀想,一声犬吠,敲开了竹林的安静,行走在幽深的小径,湿润的空气浸染着闲淡的心情,这条曲折的路,曾被无数足印深情的走过,又被许多传说淡淡的滋养着。
被友人催促着,导游只给二个小时的时间,又是喝茶又是漫步,白马寺只能匆匆而过。寻意而忘红尘,这座经过岁月的兴衰荣枯,历经无数朝代的硝烟,又被无数工匠修补重建,在许多高僧苦心经营下得以焕然一新,如今斑驳沧桑的痕迹,金碧辉煌的真身,收藏了无数朝代的清风明月,缭绕的禅香,涌颂的经文,承载着无数香客的步履匆匆,带着四面八方的脚印与虔诚,叩拜,礼佛,来过,又走了,留下不同的凤愿与缘分。
如果说洛阳牡丹是红尘的点缀,那白马寺就是一段空灵的记忆,那么这段记忆渗透着高深的禅意与清醒的了悟,行走在梵音洗过的石径,会被巨大香炉缭绕的烟火熏醉,从生命之初到生命之终,一路匆匆不能回头,没有一个季节可以省略,没有一段过程可以迟疑,人情百态,你可以刻下地老天荒的誓言,也可以留下自己的豪言壮语,只是世事远去,风云已改,细碎的光阴,不知是谁的笔迹,让你有了百感交集的触动。
佛渡有缘人,与景物的邂逅也讲究缘分,牡丹只是给了一种惊艳,而白马寺给了我禅意般的了悟,古刹依旧是古刹,而过客永远是风,风过无痕,千年辗转的相逢,这样的情缘淡然如水,只是生命悄然而过,短暂的徜徉,在寺庙间借着空灵的禅意,扫去一抹心尘,了却一段牵挂,许多世俗的繁芜得以看破,在慈悲的佛祖面前抛掷一些卑微的俗念,中华古老的文明,在一座座殿堂里保持着一种挺立的姿势,保存着一种莲花的姿态,而明远的钟声牵引着黑暗摸索的人到光明的地方。
醉心这样的风景,在温暖的阳光下,明净无尘的天空划过几只飞鸟,衔着山影,撩拨人心,那些浮世的碎屑,纷纷扬扬,叔本华说“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传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我们将不能生存,然而在这缄默的人间,人们来来往往,谁又曾去想过生活的本意,”多少善男信女在厌倦了红尘滚滚的名利争夺后,退守于止语,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上的明哲保身,一种更贴近于自然的理想归宿,
一抹青山,一座古刹,数瓣心香,固守着心中的明镜台,让敬畏之心,感念之情,悲悯之怀合为发自灵魂的自律,面对天地的一份自然,面对众生的一片怡然,当躯体休息的时候,往往思想最活跃,我害怕孤独,但又享受这样的孤独,因为这样的孤独从本质上是内心的经历,是感怀于古老文化沉淀中的感悟,无论强者亦或是弱者,只需在这宁静的光阴里,微笑向暖。
一段旅行,一场感悟,站在与云霞一样的高度,俯瞰人间烟火,一溪一河,一草一木,一瓦一檐都让人眷恋,这里终究不是归宿,下一站还有匆匆的旅程——尽管我不想赶路,暮鼓声声,是游客散去的回眸,这么多年,每每想起蜻蜓点水的来去,是不是一个错误,常安慰自己,也许佛不需要去刻意明白太多,只要悟一丝安宁,几许平静,就好。
前一篇:相思如雨洒满城,尽飞花
后一篇:千帆过尽,做一个温暖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