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腊月,总会有许多民族特色物品走进千家万户,给中国这个重要的节日曾辉添彩,这几天春节的气息被早早的穿成了圆圆的灯笼,红红的对联,色彩缤纷的年画,各式各样的中国结被渲染的淋漓尽致,那琳琅满目的窗花更是一道亮丽的色彩。
今年是虎年,跨进腊月的门槛,香喷喷的腊八粥的扑面而来,让人馋涎欲滴,凄厉的寒风中,白茫茫的原野,一只梅花含苞待放,映在冬天的蓝天下,孩子们灿烂的笑脸,那沁人心脾的浓香,浸染着整个冰雪世界。
那日,趁着双休日走进色彩斑斓的商场,看着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已高高挂起,节日的气氛已经洋溢在人们的脸上。中国的灯笼又名彩灯,起源于1800年的西汉时期,每年的春节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挂起象征着喜庆与团圆的大红灯笼。它经过历代的艺人们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还综合了中国的绘画艺术、剪纸,刺绣等工艺,各种的人物、花鸟、山水、鱼虫,龙凤惟妙惟肖,在材料上有竹、木、藤、金属,兽角、凌娟等,红红的灯笼从古代的照明,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
我小的时候,三十那天,天刚刚擦黑,迫不及待的催着妈妈,穿上压在箱底的新衣服,戴着好看的发卡,口袋里装着满满的好吃的,接过爸爸亲手做的灯笼,看着爸爸小心的把蜡烛点亮,红红小脸透着节日的欢喜,提着它从一家走到另一家,不多时所有同龄的小伙伴,就提着各色的灯笼……我们攀比着,呵护着,听着耳边的鞭炮声,童年的欢乐,在一个个年末演绎着最美的回忆。
“姐,这是我们新进的品种,里面有两层,通电之后,都会转的,有仕女图案的,也有上海世博会题材的,这几天就这个卖的火”看着眼前的红灯笼我爱不释手。花了一百多买了一对仕女图。想着三十晚上挂在阳台上,倒一杯红酒,看着窗外的烟花,那份惬意,那份暖暖的亲情,散发着人间最美的芬芳。
春节,无论是长江长城,还是黄山黄河!四海的游子,都能感受到它的欢笑,声声爆竹敲响了希望的未来,红红灯笼照亮了来年的喜悦,烟花燃起了岁月的美丽,所有的幸福都被人们写在脸上……
其实,大红灯笼一年一年挂着同样的期盼,圆鼓鼓的饺子一年一年包着同样的祝福。其实不管年景如何灿烂,却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惟愿心中的虔诚,在时间背后,借着浅浅淡淡的笔墨记录下来,借着高科技的发达,指间在键盘上轻轻的穿梭,一行行祝福,一个个回忆透过时空飘向远方,留驻所有的情谊。
过年的红灯笼只是一个历史小小的转角,身后是过去的辉煌,眼前是未来的希望,它照亮了岁月的长河,让我们满怀豪情的走向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