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景亚说事 |
多少次风尘仆仆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多少次与国外同行的思想碰撞,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深入思考,一个宏大的人才建设计划在部领导的脑海里形成了——那就是,着眼全球经济和电信技术演进发展前景,主导21世纪中国通信的未来,培养造就一支跨世纪人才队伍!
1994年6月的一天,两辆大轿车从海南首府海口出发,途中经过琼山、琼海、万宁等县,两个小时左右来到了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兴隆邮电度假村。
宾馆内一幢幢小巧玲珑、风格迥异的客房掩映在树海花丛之中,房廊前是一个突出的平台式的大阳台。阳台上摆放着黄白色的藤几藤椅,散发出一种异域的情调。最引人注目的是宾馆内随处可见高大挺拔的椰树,这是海南的最具特色的象征。它似乎是力度和秀美的结合,远远望去,一株株粗壮的树干直指蓝天,好象凝结着男子汉的气质,那深深杵进泥土的根基,褶皱粗枯的表皮,仿佛又是坚忍和毅力的象征。
“邮电要想主导二十一世纪中国通信的未来、再造自身新优势、提高通信发展素质,当务之急必须狠抓队伍建设。要从国家大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建立跨世纪领导班子为目标,加速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已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话语在诺大的会议厅里回荡。
这一天是1994年的 6月21日。全国邮电人事工作会议在海南兴隆邮电度假村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邮电人事工作战线的百余名干部聆听着吴基传部长的讲话。
“二战胜利后,盟国瓜分战利品。苏联搬走了先进的设备,英法占据了所有的科技资料,唯独美国却引进了大批高级人才。几年后,先进的设备落后了,科技资料过时了,唯独人才,却以无比的威力,使美国很快成为了世界头号军事、经济、科技强国。”
“美国芝加哥发生大地震后,当地电信企业的决策者当即果断地决定,切断该城市的大部分进口电路,增加出口电路!因为这些管理者意识到,该城市处于混乱状态的时候,打到外界电话的成功率应该比从外面打进来的成功率要高得多,如果不进行调整,网络很快将堵塞乃至瘫痪。”
这些例子说明什么?说明深谙各种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我们这样一个现代大通信真正需要的精英。
“人才,人才,不仅是决定通信发展的战略问题,而且也是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吴部长的讲话掷地有声,醍醐灌顶,让与会者精神为之一振。大会讨论期间,各地的邮电管理局局长们情绪激昂,议论风生,互相介绍着自己企业人才紧缺的窘况,表达着求才若渴的心情,对邮电部在通信大发展的紧要关头提出建设跨世纪人才队伍的设想表示了由衷支持。
有些年龄大的省局局长开玩笑说:“吴部长这是在为二十一世纪选拔将才呢,我们老了,不中用了,是该准备让贤了。”
会上,邮电部作出了一项对后来通信发展影响深远的重大决定——建设跨世纪的邮电人才队伍。
按照邮电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决定人才配备问题。电信系统需要结构改革,改革的思路是按照三个方面来组织队伍,开展工作。一是发展建设,二是维护运行,三是经营服务。以此为导向,加快人才培养,利用五年的时间,建设“双跨队伍”,即加快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建设好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跨世纪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这些跨世纪的人才要有学历优势、要有年龄优势,要有专业优势,要德才兼备,要懂经营善管理,成为未来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