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退休生活
北京的明城墙遗址
旧貌换新颜
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个季节正是外出自驾游的好时间时间,可是今年由于新冠病毒出现反弹,自驾出远门的打算被取消,退休后我们两进新疆,三入西藏,重走了长征路,游览了几大古都,游览了大运河,沿祖国的边界,到过祖国的四至最北端、最东端、最西端,(大陆的)最南端都有我们的足迹,除海南岛、台湾车没开上去(也多次游览过),其他省市都有我们自驾游的轨迹。行程一百多万公里。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名川大山,名胜古迹。使我们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也增长了不少知识。今年根据疫情的形势,只能在附近溜达溜达。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工作在北京,目睹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旧地重游,也颇有感触。
北京的内城城墙,是一座极其雄伟的建筑。从建至今已有600来年的历史。崇文门至东南角楼一线的明城墙,是北京内城墙仅存两段城墙中较长的一段,东南角楼是全国线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楼,也是北京仅存的一座,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到上世纪末,城墙脚下居住着2600多户居民,其中500多户居民的住房就直接建在城墙上,还有79个单位在这里设有厂房、车间。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不仅将古城墙淹没在残破,杂乱无章的建筑群里。而且也使这一地区成了北京为数不多的城中村,是著名的脏乱差地区之一,严重影响了北京的市容市貌,与首都北京的地位极不相称。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古都风貌,造福市民百姓。200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拨8亿元专款,修建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并将其列入为市民办的60件实事之一。2001年11月25日工程正式启动先搬迁腾退然后绿化美化,在原崇文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属单位、干部、职工带头搬迁腾退,中央、市属单位积极配合,很快就完成了搬迁腾退工作。使这段相对完整的明城墙重新显露了出来。2002年8月17日绿化美化工作开始。在15.5万平方米的规划占地中,绿地面积占了12.2万平方米。在古城墙保护方面,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1540延长米的城墙,12座墩台进行了加固修复,将市民踊跃捐献的20余万块老城砖全部用于城墙的外立面。营造了“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四大景点,保留了两处历史遗存,一处是1901年建在京奉铁路正阳门至东便门上的第一个信号所,另一处是1915年袁世凯令交通部修京师环城铁路时修建的火车卷洞,是京城环城铁路唯一的遗存。2002年9月29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主体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开放仅一个月,就接待国内外游人20万人次,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03年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被评为北京市第二批精品公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