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COO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尼尔森消费者360”大会上表示,电子邮件即将终结。或许是Facebook的发展速度太快,或许是由于外界对他的发展过于乐观、甚至有些吹捧,所以使得Facebook多次口出狂言,而这也不是Facebook第一次说此类话了。从谢丽尔考虑的角度来看,电邮的未来似乎真的很不明朗,终结也确实是迟早的事,可问题是谢丽尔分析的角度太单一,不够全面。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她的逻辑思维中一定是这样推理的——利用Facebook现有用户拉拢新用户(包括竞争对手的用户),随着Facebook用户数的逐渐增多,人们在Facebook上关系网的逐渐建立,Facebook功能的完善,人们之间的一切交流就都可以在Facebook上完成了,所以到那时Facebook就完全可以取代电邮。不得不承认,谢丽尔的设想确实很美好,但现实是往往最美好的设想也是最不可能实现的。Facebook要想取代电邮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Facebook账号,虽说他的用户增长势头很猛,我也一直看好他们的经营理念,也相信一些问题例如隐私、跟应用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对他的发展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显然让全世界的网民都使用Facebook还是不可能的,毕竟他还有很多竞争对手,还有来自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对他严重性的干预,况且谁也不敢保证在以后的发展中Facebook的发展势头依然如现在一样迅猛。
笔者认为谢丽尔并没有真正明白青少年不使用电邮的原因,她所说的11%(青少年中使用电邮的比例)这个数字也只是暂时性的。大家都知道,电邮最广泛的应用是在人们的工作之中,而青少年却还未参加工作自然也就没有使用电邮的必要。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青少年现在还基本上不会跟除了父母和亲人之外的前辈们交流。尽管Facebook已经拥有五亿用户,但还是学生占的比例最高,还有很多上班族和主要靠电邮交流的商务人士没有注册Facebook。好在一点是从数据上显示Facebook的新增用户中这部分人群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但这并不会对最终的结果有所影响,如果有一天这些青少年想跟这类群体交流,交流的途径肯定还是以电邮为主,因为他们想要交流的对象又不是Facebook的用户,青少年在两者之间又并未掌握主动权。因此,要想跟前辈交流只能是他们自己去注册一个电邮账号了。这样,随着交流的深入和频率的增多,慢慢的青少年就会养成使用电邮的习惯。所以说如何让那些不用SNS的商务或行业人士拥有一个Facebook账号才是Facebook棘手要解决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社交网站和电邮很有可能形成这样的格局——SNS供人们用来进行日常的交流,而电子邮件被用作较为正式的交流,类似于休闲装跟西服之间的区别。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还是因为氛围的差异。其实,这也是一直困扰着SNS的问题,人们之所以忌讳SNS网站上出现很多广告就是害怕它破坏线上的交友氛围。同样的,在很多人看来SNS上的交流氛围并不够正式,这种方式也不符合他们一直以来的的习惯。这其中牵扯到人们的意识问题,而要想让用户改变这种认识尤其困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