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人生_(林安澜独立原创作品)

标签:
文化娱乐时尚电影情感 |
分类: 独立原创杂谈 |
那日偏巧坐在中巴车后排正对过道的座位上,刚好可以看到前排那人手里玩着俄罗斯方块。那人不是手脚不够灵活就是反应真的迟钝,结果是方块占了凸块的位子,凸块占了长条的位子,长条却常常悬空搭座桥,只见那唏哩哗啦“砖头”纷纷落,不经归纳总结填空便一路磊上了天,局局惨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表面上我不动声色地坐我的车,可心底里吹胡子瞪眼睛什么急劲儿都用过了,这一路我可是蛮累的。
(林安澜独立原创作品,刊于1997年10月《女性研究》)
下了车就跟女友诉苦:“唉呀,今天在车上可把我急死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不利落的人。”见女友望着我,没明白的样子,我便把前前后后给她讲了一遍。
女友是个总爱和我抬杠的小女人,我说东的时候她是必定偏往西的,要是她在车上大约也会跟我一样毛焦火辣地骂那人笨,不过说起我来可就是另外一套了。她笑嘻嘻道:“瞧你急的,坐车又不是看球赛,这种恨铁不成铁钢的急劲儿还是留到看球赛时再用吧。看球赛再兴奋再着急,叫做娱乐。你这种叫做自寻烦恼浪费能量,或者叫做没见过世面。要知道,人家可是自得其乐得很呢。”
抬杠归抬杠,但女友这样的旁观态度显然要比我来得洒脱愉快。不过真正让我调整到通达的旁观者状态却是另外一件事。
我碰巧有一位朋友是佛教信徒,我知道他的信仰之后就禁不住缠着他问东问西,还翻看他的经书。后来觉得这样还不够满足我的好奇和神往,于是我就常找机会找理由跟前跟后地随他到寺庙烧香,跟僧人们交谈,这样过了不久就渐渐发现很多事与我想象的距离了。我看到一些僧人并不那么超世脱俗万事皆空的情形,而只是住在庙里按时念经的普通人,我对此耿耿于怀,常常固执地追问朋友:“怎么这样?”
朋友答道:“佛都容得下,你为什么一定要愁眉苦脸呢?”
我没精打采地说:“我知道这大概叫做普渡众生,但是我还是很失望嘛。”
朋友见我钻了牛角尖,就说:“你一味地为接受而接受,自然会有偏执的想法。可是你为什么不试
着放弃把自己主观想像强加于人的念头,而试着站在这些人的角度想一想呢。事情都是有因果的,
你看,每个人的起点不同阅历不同,因此领悟会有深浅,进步会有快慢,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努力是不是?为什么不试想他们对于每一次这样点滴的积累,曾有过怎样的欣喜和愉悦呢?所谓有所
融才会有所容,你这样停在心口不消化,当然也就很难释然接受。”
原来做一个旁观者不仅要在容与不容之间用自己一点洒脱,还要在融与不融之间借别人一点感悟。人活在世上大约谁也不能摆脱旁观者的身份,真得好好享用这个身份。
前一篇:变了没有_(林安澜独立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