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史构想点滴体会系统读书 |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它是一年一年、历朝历代有规律地延续发展的,有其历史轨迹。笔者起步读史时,是从阅读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的白话司马迁《史记》开始的,因为文言文原著难读难懂。《史记》涵盖了上至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3000余年的历史,是纪传中国前期的通史,包括先秦之夏、殷、周、秦和秦汉之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帮、直至汉武帝刘彻等本纪,还有表、书、世家、列传四部分。阅读它,能初步了解其基本概况,留有最初的历史印象,为继续系统阅读史书奠定基础。
蔡东藩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用演义的写法,按照历史时间的顺序,首尾相顾,把历朝历代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串连起来,构成了我国历史的整个系统,使自学史者能从中了解到每一朝代或国家兴亡情况及历史梗概,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留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大体时空概念。这部“历代通俗演义”,不同于吸人眼球、充斥戏说、趣味十足的演义读物,而是一部忠于历史、非常真实、语皆有本,用历史研究的精神与方法写成的好作品。正因如此,毛主席生前也很喜欢阅读,曾催人购买了这本书,室前卧侧,常放着此书。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共11部,1040回记述,其中,秦始皇赢政至汉武帝刘彻的历史,可以在阅读《史记》基础上,或结合阅读《史记》,边读边对照,边读边理解,加深印象,效果较好。汉武帝之后,直至民国的历史,则参考相对应的正史、史料,依朝依代,有顺序阅读。如此阅读,就能把逐朝逐代的历史接续下去,读起来比较有头绪,便于形成有条理有系统性记忆。这个读书过程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需要有耐心有毅力,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有收获。
这是我读书的点滴体会,请指正。至于怎么读书的一些具体方法,笔者也有些体会,待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