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置读史构想,跟随历史轨迹系统读书

(2022-03-22 16:34:03)
标签:

读史构想

点滴体会

系统读书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我的读书体会之一
  
   在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少阅读历史书籍,了解中国历史。因此,本人可谓是一个历史知识的贫脊者,如同层薄的土壤,脑海中没有足够的历史“养分”。对此,一直想把这个“缺口”补上。我较长时间从事政工,不爱下棋、打牌、搓麻将,喜欢安静,坐下来看点书,思考点问题。退休前我自学了使用电脑,熟练掌握了五笔输入法,学会了编辑处理文档,为跟随读史在电脑上写点读书笔记奠定了基础。退休后,我凭借自己能够在电脑上无纸化写作的优势,开始了弥补“缺口”的读史进程。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它是一年一年、历朝历代有规律地延续发展的,有其历史轨迹。笔者起步读史时,是从阅读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的白话司马迁《史记》开始的,因为文言文原著难读难懂。《史记》涵盖了上至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3000余年的历史,是纪传中国前期的通史,包括先秦之夏、殷、周、秦和秦汉之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帮、直至汉武帝刘彻等本纪,还有表、书、世家、列传四部分。阅读它,能初步了解其基本概况,留有最初的历史印象,为继续系统阅读史书奠定基础。

蔡东藩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用演义的写法,按照历史时间的顺序,首尾相顾,把历朝历代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串连起来,构成了我国历史的整个系统,使自学史者能从中了解到每一朝代或国家兴亡情况及历史梗概,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留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大体时空概念。这部“历代通俗演义”,不同于吸人眼球、充斥戏说、趣味十足的演义读物,而是一部忠于历史、非常真实、语皆有本,用历史研究的精神与方法写成的好作品。正因如此,毛主席生前也很喜欢阅读,曾催人购买了这本书,室前卧侧,常放着此书。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共11部,1040回记述,其中,秦始皇赢政至汉武帝刘彻的历史,可以在阅读《史记》基础上,或结合阅读《史记》,边读边对照,边读边理解,加深印象,效果较好。汉武帝之后,直至民国的历史,则参考相对应的正史、史料,依朝依代,有顺序阅读。如此阅读,就能把逐朝逐代的历史接续下去,读起来比较有头绪,便于形成有条理有系统性记忆。这个读书过程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需要有耐心有毅力,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有收获。

这是我读书的点滴体会,请指正。至于怎么读书的一些具体方法,笔者也有些体会,待续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