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南地区方言注解(五)81——100句
(2017-04-26 20:03:39)
标签:
上海西南地区方言注解 |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
81、木知木觉(goǜ)。木,指讷木。知觉,即感知。比喻某人对事物反映笨拙、纳木,动作迟钝,缺乏敏感性。或很少接触外界,对发生的事情莫不关心,蒙在鼓里,晕然不知,一旦感知,便恍然大悟。
82、看人挑担勿吃力,自上肩胛嘴要歪(fà)。挑担,即挑东西。勿吃力,即不费劲,很省力。肩胛,即肩膀。嘴要歪,即压得太重而表现的神态。比喻某人不但藐视他人劳动,否定他人的努力与付出,而且不愿亲力亲为,标榜自己有本事。一旦自己挑起对方的担子,却压得吃不消,咬牙咧嘴也抗不住。此句是对这种人发出的忠告。
83、亲兄弟明算账。亲兄弟,即同胞兄弟。明算账,即算清经济账。通常兄弟以亲情为重,不会斤斤计较,但在重要问题上,仍会各不相让,维护各自的利益,不会轻易放弃。亦指人与人之间经济往来时不要过于客气谦让,按照交际常规办事,不欠人情账。
84、九腔十八调。腔,调,指说话的声调、口音与语气。九与十八,不是指数量,是指不正规,繁多杂乱。比喻非正规的,不讲戏路的,不合唱腔的表演。亦指思想有分歧,口径不统一,步调不一致。
85、空麻袋伏(籴,音“迪”)米。空麻袋,即不花本钱。伏米,即购买大米。比喻某人不想付出,不愿投入,光想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空手套白狼的行为。有时亦指商战中的欺诈行为和社会上的诈骗现象。
87、东一榔头西一棒。榔头,即敲击用的锤子。棒,即棍子。东一、西一,非指方位和数量,是指没有方向性。全句比喻做事盲目,没有条理,想做那里,做到那里,想这么做,却那么做。遇事思考不周,缺乏计划性。讲解、写作,颠三倒四,翻来復去,缺乏逻辑性。
88、犁头勿搭磨子。犁头,即装在犁底前端用来犁地的刃具。磨子,即磨面的石制磨盘。两者用途完全不同,不能互相替代。比喻不了解情况,不弄清来龙去脉,胡凑乱扯,混淆一起。或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把两件事当作一回事。亦作牛头不对马嘴。
91、家贼难防。家贼,即内贼,偷自家东西的人。自家人天天生活在一起,对自家人总是相信的,偷家里的东西,难以被家人怀疑与发现,最容易得手,但也最难提防。比喻有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往往会出在自家人身上。
92、外甥不出舅家门。外甥,即姐姐或妹妹的儿女。不出,即离不开。舅家门,即娘舅家里。全句指通常情况下,外甥在长相上或举止,与娘舅舅或多或少总会有点相像。
93、锣鼓家什(sàn),越敲越响。锣鼓家什,即锣鼓及其用品。敲,即喻吵闹打架。比喻有意气、爱滋事、易怒吼的人,凑在一起吵架、打斗,常常争吵不休,气炎越来越嚣张,声音越来越响,事态越闹越大。
95、刀切豆腐——袭嫩。刀,即切菜刀。袭嫩,即不费吹灰之力。比喻,做某件事情,对行家里手来说,无需费大力,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成功。亦指遇事很专业,轻车熟路,动作迅速,很容易完成。
96、鹞子脱仔尾(uī)。鹞子,即风筝。尾,即牵线。脱仔尾,即断掉风筝牵线。全句指某人好像随处飘荡的断线风筝,傲慢狂妄,背离集体,不守规矩、不服管理,摆脱牵制、逃避约束,随心所欲,言行放纵,无法无天。
97、卵不对赵全生。此为詈语。卵,即男性阴茎。不对,即不买账。赵全生是赵氏村民的怨家对头,连卵都不睬他。形容与某人矛盾极深,势不两立,是死对头,谁也不理睬谁。
99、杨树暴眼,越睏越懒。此句为民谚。暴眼,即萌芽。睏,即睡眠。懒,即睡下不愿起床。意思是,春天是杨树发芽的季节,人最容易犯睏,特别爱睡觉,而且越睡越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