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南地区方言注解(四)61——80句
(2017-04-24 12:19:31)
标签:
上海西南地区方言注解 |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
63、吃过三年萝卜干饭。三年,即三年的学徒生涯。萝卜干,即晒干的咸萝卜条。旧社会有规矩,徒弟不得先于师傅上桌吃饭,且比师傅吃得差,称这种带有艰苦意味的规矩叫“吃萝卜干饭”。此句是指当过三年学徒,技术已经过关,本领学到手,已经满师(学成),苦学成材了。比喻,要想学到真才实学,非下苦功不可,只有经过勤学苦练的蔓长过程,才能造就自己。常用来表白自己是科班出身,有基础,底子厚,技术高强。
64、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古人身高为八尺左右,即使举起手来,也不过是一丈。而和尚身高是一丈二尺,所以他就摸不着头脑了。此句比喻遇事迷惑不解,稀里糊涂,理不出头绪,搞不清缘由,无法得到真实的信息。
66、立仔拆屙wǔ(大便)——硬胀(音‘仗’)。立仔,即站着。拆屙,即拉大便。正常人是坐便或蹬便的,站便则违背常规了。比喻做任何事情,分析任何问题,必须充分说理,以理服人,千万不要爱面子,论输赢,争英雄,蛮横不讲理。
67、卖盐叮嘱卖蛋咯。卖盐卖蛋,比喻两个不同情况的人。叮嘱,即叮咛、吩咐。全句比喻两个情况相仿的人,相互提醒关照或话太多,太啰嗦,喋喋不休。常带讨厌与讽刺之意。
68、一钵头盐,半钵头白花。钵头,即装东西的陶质罐子。白花,即慌话、假话、瞎话。一钵与半钵,不是指其量词关系,而是指多数、很多。比喻某人所讲的话,很多话是乱讲的,不真实,不可靠,对这种人要小心提防,不可轻信,以防上当受骗。
69、螺丝壳里轧道士(做道场)。螺蛳,即较小的田螺科动物。道士,即信奉道教的教徒。轧道士,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此句比喻在狭小的空间里做足“文章”,充分挖掘潜力,利用有限条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做成事情。
73、立呒没立相,坐呒没坐相。呒没,即没有。立相坐相,即正确的站姿坐姿。喻意某人平时不注意影响,不讲究形象,举止随意,吊儿浪荡,没有礼貌,不守规矩,给人的印象不好。
76、碰鼻头转弯。碰鼻头,鼻子碰到墙壁。转弯,不能再前进而转向。比喻受到困难与挫折,碰了钉子,不能不以为然,执迷不悟,固执到底,而要找出原因,纠错改正,改变原来的想法或做法,确定新的工作思路,争取获得成功。
77、打一记,diao1(音,调)一步。打一记,即打一下,推动一下。diao1一步,即跳动前进一步。意喻某人工作没有主见,没有计划性,缺乏主动性,时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78、闷声大发财。闷声,即埋头苦干,墨不不作声,不声张。比喻某人办事稳重,默默奉献,有成绩不露声色,不表露自己,即使发了大财也不会向外人露富。
79、走路唱山歌。即边走边唱歌。比喻,指因不愿意对人直说而旁敲侧击,影射他人。亦指某人办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表态随意马虎,随便说说,不当回事。
80、孤丧娘子养小囡——自家心里有数。孤丧娘子,即寡妇。自家,即自己。养小囡,即生孩子。寡妇如果没有再婚,不可能怀孕生子,否则,其孩子的来路只有她知道。此句比喻,凡偷偷摸摸做的事情,别人不一定知道其底细,但当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