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男孩就该居功啃老?
(2013-07-12 19:04:07)
标签:
生男生女公婆媳妇重男轻女居功自傲 |
分类: 情感 |
近来,常听到有些喜得孙子的老人说:自家的媳妇生了男孩以后,对老人的态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得高傲了,易抱怨、多挑剔了,与老人的摩擦多了。相反,看待自己高大了,对自己的约束放松了,老人的负担加重了。使一些家添男丁的老人怅然若失,喜中带怅,对媳妇的自傲行为只得唯唯诺诺,无奈恭维,时常心胸不悦。
女人生男育女,本是与婚俱来,由不得自己选择,生男生女一个样,既是自己的骨肉,也是老人的后代,都有割舍不了的亲情。但有些媳妇偏偏拿“生男”作筹码,借“生男”说事,常与公婆饶口舌,闹“不是”。
在这些媳妇看来,女人在婆家生下男孩,传了宗,接了代,点燃了香火,实现了公婆的心愿,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立头功。她们庆幸自己运气好,肚皮争气,圆了婆家的“生男梦”,无愧于丈夫,无愧于公婆。她们把“生男”看作是婆家的头等大事,当作婆家“兴旺齐家”的功臣。有些本来与公婆有矛盾的媳妇,生男之后,理更直,气更壮,更加要求老人做这做那,为自己服务。一旦不如意,就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百个不满意。有些抱着摆脱贫困、过城镇生活,降低择偶标准,迁就结婚的农村外来媳妇,本来在婆家倍受轻蔑、怀疑、排斥,地位低下,没有多少发言权,她们“生男”之后,觉得有了立足之本,出人头地,时机来到,开始向公婆要这要那,张口提要求,闭口谈条件。还有些媳妇,怕生女孩被公婆家人看不起,在婆家处世谨小慎微,一旦生了男孩,觉得自己腰杆子硬了,说话做事有了底气,在公婆面前也就不那么客气了。凡此种种,不再例举。
其实,她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她们无形中看轻了自己的媳妇身份,把自己与婆家隔离开来,总认为在婆家,自己是娘家人、外宗人,公婆再好不是父母,自己再好不是女儿,生下的男孩才是婆家人、本宗人。 她们并不认为,自从嫁入婆家,自己生活的根基就在婆家了,无论生男生女都是自家人、自家事,都与自己息息相关。
她们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她们把自己这个有血有肉有感情、与婆家融为一体的主人,看成是局外人,当作一部只会在婆家下仔、替婆家生产的机器,既然是婆家的机器,由公婆来服侍,自己过潇洒的日子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她们只管自己吃喝玩乐,把管孩子的事情全都推给婆婆来做,自己不愿插手,不肯助老人一臂之力,连晚上也让孩子和爷爷奶奶睡在一起,还说让公婆过过“孙子瘾”。而一些重男轻女的公婆们,往往看在媳妇生孙子的份上,再不高兴,再有想法,仍然陪脸堆笑,不得不接下扶养孙子的重担。公婆懦弱迁就的做法,更加助长了她们的娇气与傲气,使她们心安理得一直啃老下去。
女人“生男”产生自傲情绪,主要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冲击与束缚。在多子女年代,绝大多数家庭成员大男子主义、多子多福的思想根深蒂固,有的老人为了照顾媳妇情绪,口头上说生男生女一个样,但心底里都希望媳妇生个孙子。即使是媳妇本人,也无不希望自己生个男孩,未来自己的媳妇还生男孩,子子孙孙相传下去。在当今强调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年代,婆家人渴望媳妇生男孩的思想更加浓烈,若能如愿以偿,全家人也就欢心鼓舞,皆大欢喜。
笔者粗作此文,并非肆意捏造,虚构事实,无事生非,小题大作,故意与媳妇们过不去,而是提醒大家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防止产生种种偏见的想法与做法,减少家庭内部矛盾,密切婆媳、公媳乃至整个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加强相互协调,共同承担扶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如果真能起到这个作用,此文的价值就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