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维权,须学昔日吴国
(2012-09-24 20:26:46)
标签:
钓鱼岛维权学东吴武力丢掉幻想 |
分类: 评述 |
—— 从收复荆州看钓岛回归
此计不成,又生一计,孙权反将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以为这样一来就能顺利讨回荆州。可刘备做了东吴女婿后,面对鲁肃再次索要荆州,他捶胸顿足,装作可怜,与诸葛亮一唱一和,老调重弹,哄骗鲁肃,依然不肯归还荆州,鲁肃只得空手而归。
刘备下决心远涉山险攻打西川,难于往返,孙权趁机编造吴国太病危,遣周善潜入荆州,骗孙权之女孙尚香携带儿子阿斗赴东吴探望母亲,企图把女儿扣在吴主身边,逼迫刘备不得不交出荆州,换取阿斗。赵云截江夺阿斗,夫人一去不复返,荆州仍在刘备手中。
孔明赴西川,令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得了西川巴蜀十一州,孙权见刘备归还荆州的时机到了。就派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入西川成都向刘备再讨荆州,刘备看在诸葛瑾面上,,即将讨价还价,答应归还荆州的一半地方关羽镇守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还给东吴,但关羽执意不还。孙权闻知大怒,即修上请书,让鲁肃邀关羽来东吴陆口赴宴,当面再讨荆州三郡,关羽单刀赴会,怒斥鲁肃,拒绝归还,愤然离吴。
刘备一而再,再而三,言而无信,以种种理由,托词不还荆州,在历史上留下了“刘备借荆州不还”的骂名。刘备这些喧宾夺主、鸠占鹊巢的行为,激起了东吴主的无比愤怒,于是,文的不行,武的来,东吴不得动了武。刘备攻打西川,诸葛亮赴汉中拒敌,派关羽镇守荆州,但他大意,竟出兵攻打曹操,使得后方空虚,孙权遣吕蒙点兵三万,快船八十余只,扮作商人商船,趁机白衣渡江,奇袭荆州,荆州迅即沦陷,关羽败走麦城,被潘璋部将马忠生擒,关羽为国捐躯,吕蒙一举收复了荆州。
东吴的做法说明,国家的领土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是朋友关系,友好关系,那怕是亲戚关系,都不能放弃主权,消极等待、应付、空喊、施压,不采取积极措施,就要被动挨打,只有先礼后宾,在反复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动用武力维护主权,从他国手中夺回、收复、解放、回归属于自己国家领土的态度与做法,才是顺应国人意志、体现民族精神的明智之举。
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处理钓鱼岛问题的情况。该岛数百年前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且有无可争辩的理由。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中日之间矛盾不断,日本将二次世界大战受害国——中国国民的利益于不顾,强行将钓鱼岛占为己有,并以实际控制为由,采取了令我们愤怒的做法,他们公然破坏中日友好基础,肆意践踏中国领土,赶我渔船,抓我渔民,阻我保钓,挟我保钓船,直至演出购岛闹剧,使中国维权造成了被动:他们在内圈拒我们,我们在外圈巡游;他们在空中监视我们,我们在海上招面;他们在岛内坚守,我们在岛外观望。他们侵略一次,我们抗议一次。对于日本一次又一次的出轨,中国老是跟在他们后面,总是发布抗议、声明,表示不满。这些黔驴技穷式的外交词令,对日本来说又能起多大作用呢?还不是像当年东吴向刘备讨还荆州那样,东吴一次一次地摧讨,一次又一次加压,刘备却一拖再拖,屡拖不还,一拖就是十年之久?我们说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日本说钓鱼岛是他们实际控制的领土,六七十年代,老一代国家领导人顾及中日友好,曾表态搁置争议,如今事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我国本无争议可言的钓鱼岛,不允许再以搁置争议的名义放下不管了。我们必须丢掉幻想,采取最实际的、让国人振奋的、令日本丧胆、能克其制胜的措施,打破日本的侵略梦想,说白了,在中国抗议、声明无济于事的情况下,被逼无奈的中国人,要像当年吴国武力奇袭刘备、收复荆州那样,必须拿起手中武器,军民齐动员,毫不留情,向来犯者发起进攻,赶走日本侵略者,把胜利的旗帜插到钓鱼岛上,让中国人在钓鱼岛上生产、生活、开发、利用,把中国的钓鱼岛建设成为一颗闪耀于东海的明珠。因为,枪杆子里面出主权,维主权,否则,即使桌面上谈得再多,桌面下善心发得再多,诚意表得再多,一切都是空的,期盼有老娘舅出面,充当救世主,规劝调停,期盼日本认错悔过,立地成佛,是办不到的,维护钓鱼岛主权,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最终还得靠武力解决问题。你若不信,若干年后,钓鱼岛丢失之日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