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溯本宅历史,再现乡亲过去

(2010-09-21 11:48:31)
标签:

老宅

动迁

村志

追溯

复活

回忆

过程

分类: 情感

我撰写《追溯赵家塘》一书的前后

   每个人都喜爱自己的家乡,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走到那里,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为家乡自豪,替乡亲争光,给族人留下美好印象,做一个无愧于“江东父老”的家乡人是每个人的共同心愿。

退休以后,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该以怎样的方式,给家乡做点好事呢?思考再三,决定发挥自己在部队曾经从事过学术研究工作的优势,为家乡撰写一本宅志(名为追溯赵家塘),让乡亲从宅志详实的图文资料上见到家乡的过去,知晓本宅的历史。

老宅是一个比较年青的村落,建宅才二百余年。由于种种原因,从未有人写过宅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流传下来的东西日趋稀少,血统谱系逐渐模糊,好多人已经说不出自家四、五代以上先辈的名字,更不清楚本宅祖宗的迁来源,尤其对村已经动迁,原宅基地已被小区一幢幢耸立的高楼所取代,乡亲们不可能再看到世代居住的村落原貎。因此,撰写宅志,既有描述方位概要的地理位置图,又有反映乡亲世居变迁的住宅分布表,还有区分姓氏繁衍的人物谱系图,它好比本村原貎的复活,乡亲乡邻的再聚。填补了历史资料的空白,宅志中反映的方方面面的资料,成为后人查考的基本依据。宅志的问世,是一件功德无量、深受乡亲称道的好事,如果没有这本宅志,后人何以追溯自己的老祖宗?

我撰写《追溯赵家塘》一书是自发的、义务的,是自己给自己赋予的一种对乡亲历史高度负责的自觉行动。回想这几年的写作过程,从设计撰稿意向、确定内容、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到资料筛选、整理编排、修改统稿、设置封面扉页,直至打印装订,确实作出了很大努力。

为了抢救第一手活材料,我先后走访了三十多位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年龄最大的九十二岁,从他(她)们那里得知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将其采访笔录纳入书中。

为了得到比较确切的馆藏文字资料,证实本村祖源迁徙情况,了解祖上人物谱系沿革,我多次到市、区两级档案馆、图书馆家谱室查阅资料,把一个个疑难细节问题搞清楚,同样也得知了许多乡亲们过去无法了解到手的情况,将其充实书中。

为了追溯弄清姓氏繁衍经过,搞清族谱关系,我不辞劳苦,走村串户,到每户家中问情况,从最前辈到最晚辈,逐代问清楚,并进行代数及辈份排列,结合到派出所查阅历史户籍资料,进行详细核对,在此基础上,编制各姓氏祖系表和各户宗族名册表,列为全书的主述内容。            

为了丰富历史资料,我四处奔走,实地踏访,不厌其烦地收集流散和保存在民间的各种图片及实物资料,共五十五件。如历年生产队长照片、乡亲在本村宅前屋后拍的照片、复转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军人照片、有关文物实物照片等,这些最能直观地勾起乡亲回忆的照片,编入村志,特别有亲切感,起到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让后人能从书中永远看到他(她)们当年的风采。

为了填补资料空缺,增加时代气息,丰韵全书, 我自学图片处理技术,自备相机,远离家乡,到江南水乡村落,拍摄了四十多张近似家乡原貎的照片,让乡亲们鉴赏,从中选出一张最像咱村的照片,编辑在本书封面上,以便让乡亲们一拿起这本书,就能目睹近似的村貎,回忆自己的家乡。

 为了提高书本质量,更能体现著书的民意,我摒弃关门造车,实行开门写作,与乡亲广泛接触,开展有关问题的讨论,边撰写边修改,一旦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立即进行核对,及时补充修改,多次打印修改稿,交给了解情况较多的人和知情人阅读,依靠大家的力量,搭遗补缺,提出修改意见,先后六易其稿,最终得以完稿。

为了不增加乡亲负担,表明本人自愿撰写的心态,我自掏腰包,利用学就的电脑操作技术,自始自终,亲自在电脑上写作,耗纸耗材,编辑打印,核验校对,扫描复印,送厂装订,一手操办,全有我一人完成,所需费用,自个承担,没有一丝要索取报酬的念头。

为了使本书得以传承,不负本人所望。我把《追溯赵家塘》一书,连同刻录有本书内容的光盘,一并送给区档案馆、图书馆各一套,呈请他们永久保存和供后人阅读。同时,还送给乡亲们保存查阅,使之在民间继续流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