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 要想心态好“四服”不可少
(2010-01-01 13:40:14)
标签:
老年人心态服老服病服输服气学会解脱自救 |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
人到老年,人生道路日渐趋短,容易回首往事,想到过去,在无尽的追忆中,自觉不自觉地把一生的经历活生生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产生这样那样、或好或坏的想法。在肯定多数老年人正确对待自己,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也看到有一部分老年人的心态并不好,有的老人心态很不好。他们常常与自己的过去比较,与他人的情况攀比,看到了反映在他们身上已经落后的种种差距,引起了心理的失衡和激奋,产生了悲观、失望、埋怨、悔恨、赌气、不服等情绪,干扰着他们日趋老化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人要想从种种不良心态中解放出来,使自己的情绪得到慰藉,心理得到平衡,基本动因取决于自己,在于自己如何面对现实,正确认识与处理自己的“老、病、输、气”。做到“四服”:
一要服老。人生变老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人老了,要服老,有老人的思想准备,适应老人的心理特点。不服老,仍然用年轻人的心理审视自己和他人,心态往往要出问题。过去,有的人说“人老心不老”,除了讽刺花心老头外,主要是指老年人的精神要保持年轻些,并不是要老年人不服老,与年轻人比高下。
现在,有些老年人,不承认自己老了,认识不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代差异,盲目将自己置身于当年那个年轻好盛、充满活力的辉煌年代。喜好与人较劲,说话,总爱逞强,口不饶人,做事,冒冒失失,不自量力。有的听到别人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心里就不高兴,与人家过不去。对社会上某些排拆老年人的行为,看不惯,想不通,受不了,不平情绪缠绵心头,不可自拔。有的爱面子,在公共场合,面对公众,不愿意不高兴接受社会上给自己的尊老爱老待遇,“瘦驴还想拉硬屎”。有的爱出风头,跟人好别苗头,像自己年轻时一样逞能,不听劝说,不顾自身条件是否允许,爬上爬下,跑东跑西,忙里忙外,冒着风险挑老年人挑不起的担子,做老年人不该做的事情,结果扭了腰,拆了腿,受了伤,痛苦在所难免。
三要服输.人生一世,坦途的顺利与挫拆、成功与失败并存,内因与外因都有,人到晚年,都会想起这些,对前者自然感到幸慰和自足,而对后者,只要想到它,常常不服输,心态就变坏。有的老人对自己人生旅途中曾经碰到的是是非非,输掉的政治声誉,带来的人际影响,纠缠不放,心头总是笼罩着一层阴影;有的对自己一生中几度输掉的经济利益,受到的无名损失,吃到的哑巴亏,深感切肤之痛,久久不愿忘却,心中总是在算那本旧账,越算越想不通,越算越钻进苦闷的死胡洞;有的对由自己、他人原因,造成患得患失,失去机遇,误时误事,得不到提拔使用而输掉的名利待遇、精神损失,一直喋喋不休、铭记在心,心里总在懊恼自己,埋怨别人,后悔当初不该如此。诸如此类的心态,都必须加以克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输掉的不再赢来,不服输,只能是自寻烦恼,无法获得好心态。
退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体质状况、自理能力、持家效率,越来越差,他们在家庭中的使用价值日趋削弱,逐渐由“为家庭服务”转化为“家庭的服务对象”,对子女赡养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加上老人在对待子女、处理财产等方面存在问题,碰到的矛盾越来越多,冲突越来越激烈,子女往往把矛盾和怨气集中到老人身上,使老人处在矛盾和冲突的浪尖上,受气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此时,降服自己的意气,求得晚辈的理解、帮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