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艺课件

(2018-02-16 18:54:30)
标签:

品茶

茶艺

分类: 逸趣三品

茶艺课件

茶艺

第一课: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栽培茶树,使用茶叶的国家。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4700年的历史,茶与可可和咖啡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一、茶的起源:《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及“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荼即为茶。

(一)茶起于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已经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以茶代酒之举。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能,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价值为人们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二)茶兴于唐、盛于宋。陆羽的《茶经》标志着茶文化的兴起,《茶经》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的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宋徽宗皇帝赵佶还亲著《大观茶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亲自写茶书的皇帝。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使茶文

化十分兴旺,但茶艺却日渐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

(三)茶发展于明清。明清时期散叶茶迅速发展,茶类品种日益丰富,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类饮茶法。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等茶具也应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清朝茶叶出口时已成为一种正式行业。

二、茶的分类:

按加工工艺和发酵的程度分为6大类。

按照色泽、加工工艺以及发酵程度来分。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色

(一)不发酵茶:绿茶

1、蒸青(湖北的恩施玉露)

2、炒青(龙井、碧螺春)

3、烘青(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安吉白茶

4、晒青(滇绿、川青、海南绿茶)

(二)半发酵茶:乌龙茶

1、轻发酵

2、中发酵

3、重发酵

(三)全发酵茶:红茶

(四)后发酵茶:黑茶

(五)轻微发酵茶:黄茶

(六)轻微发酵茶:白茶

绿茶:

一、制程:鲜叶→炒(蒸)青→揉捻→干燥 绿茶的特点是汤清叶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尽量少发生发酵或氧化作用。杀青是绿茶的制作重点,目的在于迅速破坏茶叶中酵素酶的活性,停止茶叶的发酵。杀青后的茶叶,藉由揉捻使茶叶表面与内部细胞组织破坏,组织液体附着于茶青表面,利于冲泡时增加香气口感,以及让内涵物质均匀释出。

二、特点:

(一)鲜:满口生津,回甘甜

(二)爽:回味持久

三、冲泡:玻璃杯冲泡,凤凰三点头

(一)上投法;75度水,最嫩的茶、单叶茶,如碧螺春,信阳毛尖、雨花茶。

(二)中投法:80度水。枝条紧细有利于舒展,如玉螺球型材

(三)下投法;85度水定点泡,如龙井。

四、识茶;

龙井:糙米色

雨花茶;单牙

安吉白茶:条索状

黄山毛峰:蓬松的形状,象牙色,一牙一片或一尾一片。 碧螺春:苏州的东山和西山

六安瓜片比太平猴魁短一些。

 

第二课 白茶 黄茶 红茶

一、白茶:

(一)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产于福建福鼎。

(二)白茶的品种。

1、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单片。

2、白牡丹:芽和叶连在一起。

3、贡眉、寿眉

(三)特性:去火,消炎

由于闽北独特的气候,白茶第一年是茶,第三年是药,第七年是宝。 芍药香。

云南的“月光白”像普洱的工艺,但其实它的做法又更接近白茶(避光萎凋、月光发酵),口感也更接近白茶,外形象“白毫银针”.

二、黄茶

(一)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但揉后用黄纸包起来闷一下,发酵20%。

(二)黄茶品种

1、君山银针(产地是湖南洞庭湖)

2、蒙顶黄牙(产地是四川蒙山)

3、霍山黄牙(产地是安徽省)

(三)特点:黄汤黄叶 口味鲜爽、平和。

三、红茶:

(一)分类:

1、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产于武夷山地区。用松树枝烘干)

(1)正山小种: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所以又称为“星村小种”或“桐木关小种”。

(2)外山小种(烟小种):主产于福建的政和、坦洋、古田、沙县等地。

2、功夫红茶:云南的滇红、安徽的祁红、四川的川红、湖北的宜红等。

3、红碎茶:做立顿红茶。

(二)正山小种的特点:松烟香、桂元汤,蜜枣味

金骏眉茶,属于红茶中正山小种的分支,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关,用正山小种的鲜芽尖做成。

第三课、乌龙茶

一、乌龙茶

(一)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

产于福建省的大红袍、武夷肉桂、安溪铁观音。

产于广东:鸭屎香、通天香和广东凤凰山的单枞

产业台湾:冻顶乌龙,高山乌龙

(二)冰箱存放,长期不用冷冻时取出要醒茶。常温放置要防湿、避光。

(三)沸水冲泡

 

第四课 黑茶

 

一、黑茶历史悠久,主要是采用粗老的原料制作而成,它的加工工序主要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其中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所以毛茶的色泽由绿逐渐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

二、分类:

1、湖南黑茶(茯砖);

2、安化黑茶;

3、广西六堡散茶;

4、云南普洱茶

5、雅安的藏销茶。

三、普洱茶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熟普:发酵看工艺

生普:看料

班樟古树(王),易武古树(后),

存放:熟普4年,生普7年后苦涩味减少,退仓转化为陈香。生普和熟普存放时分开,避光、防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