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如何养生

标签:
健康养生保健 |
分类: 养生保健 |
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谢幕后,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养肺、防“秋乏”和防霉菌。
饮食润一点助养肺
出伏过后虽然中午依旧热,但是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这个时候饮食上要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而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蚕、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宜的膳食有芝麻菠菜、青椒拌豆腐、百合莲子汤、百合脯等,有补肝益肾、开胸润燥、益气宽中、安神养心的功效。
睡觉早一点防“秋乏”
出伏以后人容易感到疲乏,就是大家常说的“秋乏”。出伏之后一直到处暑节气,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专家说,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通风勤一点少发霉
出伏以后,温度会逐渐降下来,虽然不明显,但是却给了霉菌的适宜繁殖温度,而且出伏以后的雨水会逐渐增多,只要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霉菌生活力很强,一般温度在25
—30 、湿度在80%以上,并有充足的氧气,便会生长繁殖。
出伏以后要注意通风勤一点,准备换秋装的朋友,应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