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李德斌当兵回忆录》 连载(一)

标签:
战友回忆录 |
分类: 博主论坛 |
一、十一月中旬,父亲给我联系了盘锦化工厂,我去报到时,看到的情景让我无法面对。住房是两个人一间房,吃水是几十公里外用拉水车拉来的,限制每人每天一小桶,对一个从湖北来的人而言,这点水不够洗脸的。我选择了放弃的决定。与父亲一起返回了大石桥。十二月初,营口县的征兵工作开始了。我的户口在大石桥镇,就报了名,没想到,第一次体检,说我身高(一点五五来)、体重(八十八斤)都不够,先回家等消息。父亲没办法,通过他的老首长找到接兵团长,才进行复检,认为合格才同意接走。I2月19日,我接到了入伍通知书,于下午三点去镇武装部换了军装,并在礼堂看了一场电影。晚饭后,我们共140名新兵排着队事到了火车站乘车去郭队。经过十余小时的运行,终于在二十日上午到达了驻地一一沈阳市姚千户车站。
二、新兵连生活一一姚千户是沈阳与本溪交界的一个公社,距沈阳三十多公里,浑河支流顺街而过。我们隶属于军区高炮六十二师六二O团,驻地距姚千户车站两公里,位于沈丹公路33公里处。七二年新兵较多,除营口的140人外,还有鞍山的8O人,江苏无锡的16O人,组成了一个新兵营。驻地在姚千户西,本溪歪头山铁矿北侧的一个教导队里。我属于新兵二连九班,共十个人,班长是团指挥连的69年山东老兵。张守岩、邹连文、冯凯、李振柱、阎作胜、李国庆、李书华、侯玉乔和我等。班里年令不一,大的是全连最大的,小的又是全连最小的,侯玉乔当时才十五岁。新兵连可以说是艰难与欢乐并存,幼雅与成熟转换。学叠被子是我们开始练的基本功。班长先手把手的教,大家再练习,做不好的晚上班会上还要做检讨。经过一周的练习,我们终于学会了,还有模有样的统一整齐了。队列训练则是新兵连最艰苦的时段,练立正必须两腿夹紧,昂首挺胸。稍不注意班长从后面踢你的双腿,有的就前摔嘴啃泥,只有不弯不摔才能达到标准。齐步走的各种转法,我们班最难,不像八班都个子一般高,走起来整齐。我们高矮不齐,走起来弯弯曲曲的,半个月下来总算搞整齐了。练正步更是艰苦,单腿站立有时超过十分钟,每天都练的筋疲力尽。一一紧急集合也是要常练的。记得有一天晚上搞紧急集合,由于衣服摆放没有按规定放好,听到号令后,互相抢衣服,阎作胜把我的棉裤穿跑了,我打好背包后,到处找不到棉裤,只好穿着衬裤跑出去了。两分钟后,班长怕我冻着,就让我先回班了。事后总结,我流下了眼泪,但也总结出一条经验,每次睡觉就将棉裤枕在枕头下面。一一新兵连的后半个月,重点练习轻武器,进行实弹射击和手榴弹的投掷,直到二月二十日,新兵连的训练才结束。
三,分到公务班一一即将下连队之际,有人告诉我,你可能分到卫生队,因为卫生队派人考察过你。我满心地高兴,能学点技术也好,可以弥补身高的不足,将来也容易找碗饭吃。二月二十日,我们所有的新兵都打好背包,提上自已的全部用具,统一在操场排队等待分配。一连31人,二连31人……,随着军务股人员的宣布,去连队的新兵都被各自连队的干部领走了。操场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十个人。我想,卫生队属于后勤,可能还得等一会。突然,军务股吕参谋喊了一声"李德斌”,我用宏亮的声音答了一声"到",来到了24人组成的队伍。这是大队部的队伍呀,不是后勤的,是不是分错了或者是我站错了地方。左看右看,后勤那面的人都排好了,我确实分到大队部了。后来,经熟人打听,才知道确实准备分配我去卫生队的,但团长何其保看到队列考核时的我,非常高兴,对吕参谋说,将这小孩放到公务班吧。就这样我被分到了大队部。大队部是团司令部和政治处的代号,其实除了干部外,只有警卫排和管理排。管理排主要是司机班和炊事斑,负责后勤保障的。警卫排有三个班,一班为公务班,是团首长的内外勤服务人员。二、三班负责勤务,警卫和岗哨。警卫排长是刘忠财,65年入伍的北镇人,曾当过老政委的警卫员。公务班有八丶九个人,班长关洪利,68年黑龙江宁安入伍。副班长郑远开,
到公务班的第二天,班长就将他原来分管的工作交给了我,主要负责团长丶政委的办公室,大小会议室。经几天的学习和摸索,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搞卫生决窍很多,桌丶椅擦的要没有灰印,窗户用手擦完再用报纸擦,必须透明没有一点印子。地板是木制的,必经先用温拖把拖一遍,然后用干拖把拖一到两次,直到发光为止。打开水也是我们的工作,开始两个热水瓶一提,后来练到可提六至八个。公务班的工作虽然杂碎,但我们都干的非常热心和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