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腰围与健康

(2014-01-17 07:05:57)
标签:

左右

周长

胖人

例子

省市自治区

健康

分类: 养生保健

腰围与健康

    腰围是个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标,只是似乎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在此,转帖两篇文章,与热爱健康的朋友共享。

之一《在中国,多少厘米才是健康的腰围》

    肥胖问题专家近日在京首次公布了中国成年人群适宜的腰围数:男士为85厘米,女士为80厘米。调查表明,腰围超标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将有明显增加。

    国人的这一安全腰围是中国肥胖问题专家组历时9个月,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0万成年人的腰上“量”出来的。

    调查显示,腰围的切点可以用于判断腹部脂肪的集聚度,如果将腰围控制在安全值之内,约可减少60%的危险因素,即可防止54%高甘油三酯血症和41%高血压的发生。

    专家同时建议,将国人的体重指数,即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确定为24以内,超此即为超重,将肥胖体重指数确定为28。

    大量的数据证实,将体重指数控制到低于24,可防止人群中38%以上的高血压、33%以上的糖尿病,可分别防止男性和女性人群中8%和29%的冠心病,以及8%和22%的脑卒中;而体重指数在28以上的胖人,90%以上都被检出各项危险因素异常,而控制肥胖可分别降低男性和女性14.7%和17.7%的疾病危险。  

之二《测量腰围判断你健康吗?》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新闻背景: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赛诺菲-安万特集团今年进行了一项国际形体调查活动,旨在了解人们对心血管患病风险的认知程度。此次调查在27个国家的11353人中进行,结果发现只有23%的人知道腹型肥胖(用腰围衡量)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医生的重视度也不够高,只有44%的医生给病人测量腰围。
“测量腰围可以说是一种最简便的了解心血管病患病风险的方法,只需要一根皮尺就可以做到。”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告诉记者。
  一般人都知道肥胖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脂肪分布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相对于全身肥胖的人来说,腹型肥胖的人(也就是俗称苹果形身材的人)有更高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全身肥胖是皮下脂肪的聚集,腹型肥胖是内脏脂肪的堆积。而过多的内脏脂肪堆积,可诱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腰围超标,是诊断包括心血管病在内的代谢综合征的首要的、必备的标准,此外,还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即使是体重正常的人,腰围增加也同样是患心血管病风险升高的标志。
  胡大一教授建议医生应该像重视病人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一样,重视病人的腰围。作为普通人群,也要自己测量腰围。测量方法很简单:呼气时,在肋缘下和脐上之间的中点用软尺测量周长。在中国,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就有患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险。
  而只要腰围降下来,各种心血管病的患病风险也会随之下降。胡大一教授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胡教授身高1.78米,原来体重90公斤,腰围110厘米,血脂、血糖水平都偏高,还有脂肪肝,后来经过积极的生活调节和运动,将体重降到73公斤,腰围88厘米,各项指标也都正常了。胡教授自身的体会,最好的运动就是坚持走路,他每天都坚持走一万步,尽量快步走,每分钟走100步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