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面对胃病的威胁,我们通常采用“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来对抗胃病、养好胃。那么,在冬季里,我们到底该如何养好胃呢?首先要记得餐前喝杯温水、再细嚼慢咽……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打响冬季养胃的保卫战!
1、细嚼慢咽
有人下班从寒冷的户外回到家,看到热乎乎的饭菜立刻端起来就狼吞虎咽地吃。但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食,咀嚼不充分的食物到胃里不能充分与胃肠液相混合,直接影响其消化吸收,还容易吃得过饱而超出胃容量。细嚼慢咽则有利于食物与胃液的均匀混合,促进消化吸收,食物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率还可以提高10%左右。建议每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不低于20分钟。
2、餐前喝杯温水
最佳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消化。
3、多吃温性食物
冬季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此外,胃的脾性是喜燥恶寒,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
4、多吃炖菜少吃凉拌
冬季天冷,很多人喜欢吃烫嘴的食物。但人的食道壁由黏膜组成,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也不利于人体保暖。因此,冬季的食物要以温热为主,多吃炖菜、炒菜,少吃凉拌菜,喝汤不要喝刚煲好的滚汤。
5、饭后室内散步
冬季的饭后散步可改为室内,并且不要饭后立刻走,而应在饭后20~30分钟以后。“饭后百步走”只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饭后立即“百步走”。
以上就是有关冬季养胃良好饮食习惯要先行的详细介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广大朋友们一定要细嚼慢咽、注意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做好养生保健的工作,争取健康幸福的生活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