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贾铮的文章

(2011-11-24 17:08:58)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庭档案

   生活.理想

    我的理想

徐先伟:想做职业摄影家

郭庆刚:想做医生

贾铮:想做演员

我的挫折

徐先伟、郭庆刚、贾铮:感觉人生对于我们很眷顾,这几十年我们比较顺利,真的没遇上过什么太大的挫折。

1977年20岁

这是一个名叫亚沟镇的地方,这是他们当兵的第二年,他们都来自鞍山海城,他们刚刚二十岁,在海城的知青点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回城”,所以他们都来到了哈尔滨东南23公里外的阿城亚沟镇。

从知青点到兵营,这三个老乡一直都是好朋友,在兵营他们都怀揣着自己的理想。

徐先伟是连队文书,他想将来能够专业搞摄影,而在连队的文职工作,也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照相机练习摄影。工作岗位让徐先伟的理想得到了实践的支持,他也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部队四年他一直在练习摄影。即便是现在,同学战友们聚到一起,徐先伟也都承担着为大伙拍照留念的“工作”。

郭庆刚最初到部队是一名团部的警卫员,一年过后,也就是在拍这张照片的那一年,上级给了郭庆刚两种选择,要么做警卫班的班长,要么还可以去团机关开车,做一名司机。郭庆刚的选择和我的判断恰恰相反,他选择了去开车。用郭庆刚的话说,当时社会上最吃香的职业是“听诊器、方向盘、大秤杆”,虽然当时这个年轻人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医生,但,做一名司机似乎离自己的理想更近了一步。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年,郭庆刚成了一名机关司机。

与前两个人相比,贾铮在兵营的工作为他的理想提供了更多的土壤。他是团俱乐部的放映员,是团里的“文艺工作者”,对于理想做一个演员的他来说,这几乎是最好的选择。在部队里放映员是很多人都争着想干的工作,而当时领导安排贾铮,贾铮竟然不是很情愿。现在回忆起来,贾铮说放映员不单单是放电影这么单一,还得承担团里的宣传工作,领导应该是考虑到自己能写会画,才会安排他这个岗位,而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情愿,贾铮早就想不起来了。

看得出来,这三个人的工作都是部队里难得的“俏活”,就像当初青年点选拔当兵,当地15个大队才有9个名额,对于这三个年轻的小伙子来说,成长的道路上他们还算顺利。

2005年48岁

从部队到社会,三个人迈上了不同的方向。

徐先伟从部队出来直接分配到了厂矿的武装部,在单位里他同样有练习摄影的机会,他成了单位里的“职业摄影工作者”。三十年的时间,让徐先伟的理想变成了业余爱好,变成了一种乐趣。

郭庆刚从部队出来分到了医院,做了救护车的司机。他曾经想过做医生,之后又开上了车。可在医院里开救护车,郭庆刚还真是没想到。

“更近了!”郭庆刚笑。

现在郭庆刚没有拿上听诊器,而是医院车队的队长。贾铮从部队出来分到了歌舞团,之后做了歌舞团歌队的队长,和自己演员理想的距离并不遥远,演出、搞创作,贾铮一直没松懈。

现在贾铮是机关的工会主席,经常在单位里组织一些文艺活动。

“虽然最后没做演员,可偏差还不算太大!”贾铮很轻松。

实际上,这么多年,三个人的工作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就像他们自己说的“真没有什么太大的挫折”,“之所以这样,当兵应该是个转折,当兵培养我们的独立性,锻炼我们的胆量,让我们有时间观念,让我们诚实。”

三十年后,不能说理想已经不重要,只不过它已经不是全部。理想,变成了一种谈话中还能想起来的东西,这样就已经足够了,因为“现在我们过得还不错!”

 

稿件来源:鞍山日报 文/刘佳 图/徐铁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