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农历二月间,康熙曾起驾离京,赴关东祭祖,四月返京。途中,路经海城,下塌于牛庄城内,康熙夜宿牛庄还留下这样一段传说:
康熙此行,先到永陵(今新宾),再到福陵(今沈阳东陵),昭陵(今沈阳北陵)。返京时,途经辽阳州,游历了千山(留有诗作),过海城,宿牛庄。一路上,看见了关东大地上的风土民情,青山秀水,看见了辽东沃土,平原绿野,也看见了海城炊烟缭绕的农庄,看见了这里农夫赶着吱吱喳喳运粪的牛车,搞春忙的晴景。康熙在牛庄住下,脑海中翻腾着一路所闻所见,思绪绵绵,夜不能寐。天刚亮,就早早起来,梳洗毕,步出郊外,漫步闲游。偏巧,看见一民女,抱着碾杆碾米,康熙一旁观看,颇感新奇,欣赏之余,诗兴大发,开口吟道:晨曦漫步游牛庄
农家秀女碾红粮 两只巧手杆头抱一对金莲走慌忙汗流粉面花含露
糠落柳眉微带霜风姿典雅貌贤良婵娟何以配农郎再说,农妇听见有人吟诗取乐,十分不悦。微抬头,轻移步,向康熙人等,扫视一眼,不慌不忙,开口依韵吟曰:黎明挥手把粮装
都城王官窥碾粮两肢细腕横杆抱一双赤脚奔驰忙汗点薄容丰腴露糠飞乌发丝挂霜襟怀开郎心地良淑女夙愿伴农郎康熙闻听,甚为惊奇,倍感此女不凡,暗自称赞.回京后,仍念念不忘这件事。觉得此番出关,印象万千,尤感关东人,品格高尚,才智亦佳。特别是所见民女,朴实无华,才秀人微,气度豪爽,令人佩服。于是,传旨辽阳知州,令其前往牛庄访查此人,以待封赏。可是,由于不知民女姓名,终未找到。原来,这位农妇得知消息,并不想贪图富贵,志在长林丰草,坚守隐姓埋名,洁身自爱,始终以平民本色为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