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致青春》


标签:
奎屯同学聚会回忆 |
分类: 故乡的云 |
2013年夏天,我飞回了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 新疆奎屯,参加了一场高中同学三十年聚会。
凉爽的七月,葡萄瓜果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欢聚一堂,把酒言欢。那些个欢歌笑语,那些个音容笑貌,仿佛一把锁,打开了我封存已久的模糊记忆,把我带回早已忘却的青春,也找回了遗失三十载的你。
花瓣飞舞,弹指流年。沧海桑田,如梦如幻。
飞过留声,走过留痕。虽然我不是作家,更不是诗人,但我却愿意用手中的笔,为自己走过的每一个脚印留下一段美好,留存一段记忆。更别说三十年同学聚会,一生中仅只一次的人生之旅。
《致青春》系列,长长短短,我一共写了21集。有朋友说,你成不了作家,因为你并不善于想象和创作,太描白,太写实。我承认他说的话。个性使然吧,在写作上,我更愿意忠实事实,忠于内心感受。
《致青春》系列,我在新浪博客上贴文,同时也在QQ网站上转帖。我知道,我高中的同学们许多都在读。虽然他们很少发表意见,但我相信,他们都知道,我在写什么,我在说什么。
我们这批人全部都是60后。在今天的字典里,60后几乎可与老人同日而语,属于时代潮流中该翻篇的那一批,很快进入夕阳红。我非常赞同那些对60后的评语:一批有点高傲和有点自卑的人;有过崇高理想的人;喜欢怀旧的人;开始祭奠青春的人。的确,我自己也被烙印上这样一种人。这次回去参加同学聚会,以及之后在QQ论坛上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也更让我见识和印证了,这就是我们60后的特质和标记。
写《致青春》系列,好比漫步记忆的章节,翻阅流年的片段。在沉浸美好感动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怀念那些再也无法回到我们中间的同学:他们中间,有自杀的,有生重病的,有严打判刑后如今散落在社会各角落的。。。生命无法逆转,青春一去不返,细述起来,都是惘然。
在此,我们也非常感谢奎屯组委会的同学们。是他们,把同学们的爱心捐款,分别送到因生病无法前来参加聚会的同学家人的手中。爱,是温暖的传递。此生有缘,你我同学。在我们的心中角落,每一位同学,都是我们心存感恩的美好纪念。
虽然,我们各自孤独行走在一个人的海岸线上,观潮涨潮落,看云卷云舒。。。
但是,因为曾经与你同窗,便结下情缘。从此,让我们彼此握住温暖,期盼友情延绵。。。
2013年7月19日,天悦酒店报道第一天
2013年7月19日报道第一日当晚,奎屯同学做东请同学们的晚宴
年逾古稀的牟忠老师来到同学中间,带给我们一份惊喜和感动。
三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流逝的是青春,留存的是友情
同学是缘。为了美好的记忆,我们相约在这里
重新走进母校,重新坐在课桌旁。往事记忆,回到眼前。
是否还记得朗朗的早读声?还有传递纸条的同桌的你。
奎屯一中,唯一仅存的带有记忆的校园防空洞 - 居安思危
重新走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仿佛找回到三十年前青春靓丽的倩影。。。
短暂聚会,留下了多少舒畅的欢笑和眼泪。因为有你,因为友情。。。
我们虽远隔千里,但是彼此的交流,却因为这次聚会而走近。。。
谢谢你,你一如我心中的想象,还是如此美丽
感谢有你,感恩这次聚会。三十年后相见,因为有你而更精彩
奎屯同学为三十年聚会而付出的努力和筹划,
让我们每一个前来聚会的同学都充满感激之情,
并留下了永存的美好和记忆。谢谢你们!
母校,我们在这里成长,我们在这里求知,我们在这里相遇
祝福我们的母校,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明天更美好!
(全文完 )
特别感谢:谷新红同学为《致青春》无偿提供的所有照片。因为有你,才有精彩。红花在此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