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 - 再遇莫非老师

标签:
演讲信仰活动莫非天路客 |
分类: 我们的工作 |

今晚7:30,莫非老师专程从洛杉矶赶来硅谷,在位于Cupertino的基督之家第五家做专题演讲《自我主义如何影响文化和信仰》。有近百位听众到场聆听,反响很热烈。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莫非老师,非常高兴。
记得第一次是今年五月份春令营时。当时由于同工人手不够,阿超临时让我去圣荷西机场接机。我必须负责把三位从洛杉矶请来的资深讲员送到目的地
- 春令营。当时三位老师中,有一位就是莫非老师。
任务重大,天色已黑。那是我第一次开夜路走17号绕山蜿蜒的高速公路,心里负担挺重。但是三位老师却顾不得旅途疲劳,一路上一边与我聊天,一边帮我指路。
就这样说说笑笑地,我们非常顺利就到达了位于Santa Cruz 的春令营大本营。
到了之后我才知道,他们三位对方向感也是一塌糊涂,但是为了怕我紧张,一路上都装出笃定不疑的样子。
也是在这次春令营活动,我聆听了由莫非老师演讲的专题《后现代主义与信仰》。单看题目很大,涵盖量也广,本来怕听不懂会吓跑,但是没想到,莫非老师不但有生动的演讲口才,而且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她好像手中拿着犀利的解剖刀,运用历史、艺术、电影、以及生活中的实例,引人入胜,牢牢地吸引住了听众。
那次演讲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对我而言,不但对西方宗教历史有了更进一步了解,更主要的,我内心非常钦佩莫非老师知识女性的睿智和率真,以及她在信仰和传道上坚定不懈的追求。
莫非老师高中时期从台湾来美国求学。马里兰州立大学会计学士,普渡大学计算机硕士,曾经在大公司做计算机工程师。在她三十岁时,因为深感文字工作的神圣意义,并清楚她信仰的上帝对她的召唤,而放弃稳定工作,开始从事带有深刻生命力的写作。
至今,她的散文、小说、杂文获得过无数奖项。她致力于信仰传播,文字事奉、演讲和广播。
今晚的“自我主义如何影响文化和信仰”专题演讲吸引人之处,就是她用西方历史的演变过程,告诉我们所谓的“自我意识”“唯我独尊”理念,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最后注入我们的文化生活当中,影响并左右着我们对信仰的追求。
从上帝到人类
从团体到个人
从责任到权力
从他人到自我
从服事到自我表现
从祝福他人到满足自我需要
二十世纪,自我开始倾向于自恋。进入八十年代,美国大力推崇自尊运动(Self-esteem
movement)。自恋的一代产生。
通过广告和心理学方面的推广,制作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先让你感觉不安没有自信心,然后灌输他们的理论信息,用反馈性聆听方式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时代产生的心理学家,包括马斯洛、罗斯杰、弗洛姆、罗洛梅等,从他们的著作中,论述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等观点,目的是要满足自我欲望的实现,快乐为目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自我主义以及深深影响到文化和生活,比如:
A,
孤岛式的生活方式
B,
社群观念的崩溃
C,
舆论变得无力
D,
不是弟兄的看顾者
E,
追求欲望,及时行乐
美国的奥普拉现象,她以媒体大师身份带领信仰的现象,无不影响着现代人对信仰的理解。
。。。,。。。
今晚,也是我们天路客有声文字开播以来,第一张CD专辑《牵手》公开发行。因为我要负责场外听众的咨询和发售,所以莫非老师的第二场续演讲错过了,甚为可惜。
演讲完毕,莫非老师走过来与我打招呼。我购买了她写的两本书。一本是〈在永世里抛掷一个身影〉,另一本则是〈莫非爱可以如此〉。为了表达谢意,我们也奉送一盒《牵手》给她,留作纪念。
注:
莫非老师是全神投入的旅行式讲员,她在新浪也有博客。地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