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绿叶红花美
绿叶红花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029
  • 关注人气:1,5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之行(七)

(2009-01-30 01:22:32)
标签:

2003夏

新疆

旅游

西北风光

故乡行

分类: 故乡的云

                 

   当天晚上, 我们就住宿在了距离拜城县东南约60公里处的克孜尔石窟招待所。招待所位于一个低谷地带,由一排排平房组成,周围都是山。我不记得我们到达时,天色有多晚,但是招待所的食堂好像还开着。大哥他们张罗了一桌简单的饭菜,我们随便吃了后,就各自回房洗漱休息。那一夜睡得很好,感觉四周很安静,可以听见外面的白杨树的叶子哗哗摇动的声音,月光也透过纱窗直接撒到了房间内,越发显得夜的静寂。


   天一亮,大家就都醒了。站在房前刷牙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在几棵小槐树的周围,竟然种着几棵桑椹。桑椹像白色和紫色的小蝉蛹一样,肥硕累累,挂得到处都是。我的欢喜跳跃好像把自己又带回了童年时光,那个曾经的小女孩,和她的好朋友坐在田埂上,抓一把桑椹扔到嘴里,吃得满嘴满手满身都是紫颜色,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家的情景。


   大哥和老公不搭理我的傻里傻气,只有两个孩子走过来,好奇着他们妈妈的好奇心。我顺手摘下几个熟透了的桑椹,扔进他们张开来的嘴里,看看这两个假洋鬼子的反应。结果,儿子马上就皱眉吐掉了,女儿却直喊“好甜。我还要。”不愧是我的女儿,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


                     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之行(七)

   因为我们就住在千佛洞的大院里,所以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四面空旷的野地里,对面的明屋达格山上,有很整齐的洞窟分布在峭壁里,它们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被晴朗的朝阳照耀着,充满了立体的神秘感。


   吃过早饭,我们在一个手里拿着手电筒,看上去很年轻很专业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沿着栏杆,一级一级地拾级而上,开始参观据说是在中国开凿最早(东汉末年?),可以与敦煌,云岗,龙门石窟并称的重点保护文物,克孜尔千佛洞石窟群。


   我对历史文物一直存有很大的兴趣和尊敬,当我得知,这些讲解员都是受过佛学研究的大学毕业生时,心中对他们充满了敬重。有专业人员专门为我们五人讲解,(大哥,导游和司机没有跟随),正好给我机会,对一些久存的疑惑问个明白。


   要知道,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可是中国古丝绸之路中线重镇,是个沉淀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地方。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飞天反弹琵琶的动人舞姿。


   可惜,很多的洞窟都是铁将军把门,大琐一把。问讲解员是怎么回事,回答是石窟从发掘到开放,一直都在遭受不可想象的破坏。


   “谁破坏呢?这不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吗?”我有些不解。


   “哦,这些破坏,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破坏的。早在洞窟被发掘以后,就不断地有外国的旅游家来这里盗走壁画和铂金,这方面的破坏和不完整是相当严重的。近几年呢,由于我们管理不擅,附近的居民没有文物保护意识,也在附近自行开采和挖掘洞窟,甚至盗窃古壁画和古墓地,偷偷贩运到国外换取金钱,也给克孜尔石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说到自然破坏,你们可以看到,这些洞窟长年累月地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土质破坏相当严重。50年代库车曾遭受过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整个县城几乎淹没,处在低处的石窟没有幸存下来。再加上经费的短缺,造成了文物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和修缮。” 

http://chinaabc.showchina.org/rwysjxl/sczlswgtxjdzj/05/200703/W020070326479889040717.jpg


   洞窟的门紧锁,有很多的小土窗子都被封死了,偶尔有窗缝露着的,我好奇往里面张望,也是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见。克孜尔石窟是以佛教初传中国的,是丝绸之路的发祥地,难道就是这些坑坑洞洞?我有些失望。


   讲解员最后还是打开了几个比较有可观价值的洞窟让我们进去。洞窟里面很黑,眼睛要适应一会儿才能看见东西。很遗憾,我看到的洞内景观只是小小的可以左右相通的甬道,几个壁炉式的土坑而已。里面没有什么佛像供奉,更别说金碧辉煌的飞天了。


   倒是在墙壁的四周还有洞顶上,若有若无地可以看见残缺不全的壁画。金是看不见了,据说都被强盗刮干净偷出去卖钱了,有些塑像也可以看出并非出于原配,是后来人们加工“拼盘”上去的。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很佩服这些讲解员,面对着空无所有的黑暗暗的石窟,仍然能够滔滔不绝地讲出各种各样的佛传,本生,因缘故事。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从讲解员的心中演绎出来,我们随着他手中的手电筒,仰头抬脖子在那些象征着山峦图案的许许多多的菱形小格子里来来回回地转动。每个菱形里的画面,隐隐约约还是可以看见以前色彩华丽的画面,有些人物刻画在里面,也是栩栩如生,他们的服饰,面相,神态,多多少少地反映了古代龟兹社会的历史面貌。记得有一个牛耕图,里面有一种农具叫“坎土曼”的,和我的父母亲当年开荒时用过的农具一模一样,而他们也叫这种农具“坎土曼”。不知道,这种笨拙的农具在今天的现代化社会里,有没有被淘汰掉。


   一共参观了几个洞窟我记不清了,基本上每一个洞窟的大小都差不多,里面都是黑乎乎的,壁画残缺,神像没有,故事当时记得,现在也忘得一干二净了,听的时候,记得还被讲解员逗笑过几回,现在也不知为何而笑,还是钦佩这些工作人员煞费了苦心,要面对这些已经不存在的壁画塑像,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让我们去领会“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佛学教义。

 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508/PENPENGAO14104504734.jpg

    孩子们随着我们大人转了几个洞窟,觉得黑乎乎的,听也听不懂,趁我们正专心致志的时候,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他们不需要像我们大人那样,要有耐心和求知欲来了解消化这些个历史遗迹。


   因为可看的洞窟很有限,讲解员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我带着那些神秘玄乎的故事彩画塑像等等回到招待所,好像有所收获,又觉得收获平平,反而一听到司机告诉我们刚才五个人的高昂花费,吓得直吐舌头。原来,除去门票费用,另外的特殊讲解也是要付费的,大约几百元人民币/每个人。大哥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这些额外费用的事情,都是他悄悄帮我们付掉了,而我们这些人,也是没有心眼儿,以为门票都和在美国一样,很便宜的,以为付完门票就全部包揽了服务,当然讲解是包括在内的,不然,我们来这里干什么?难道只是为了看一看外面的景观照照相就完事了吗? 大哥就是大哥,他的心意就是让我们全家玩儿好,看到,其余的,都是他在一路操心,一手操办,我们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大哥的付出和用心,真是让我们感激不尽。 


   对于古迹文物,我有一些疑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我曾经在旧金山亚洲博物馆参观过当年被八国联军盗走的珍贵文物。当我凝视那些魄力瑰宝的时候,我为自己的祖先骄傲和自豪,也为中国历史的曾经辉煌和灿烂荣耀而骄傲自豪。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年这些文物没有被盗出来,那么,它们在经历了中国的一个又一个的灾难浩劫之后,今天他们会在哪里呢?想到这里,我为这些文物庆幸着。


   当然,如果没有中国历史的动荡浩劫,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我也会像所有的爱国人民一样,为祖国魂宝被抢掠而感到羞耻和愤怒,但是,当我看到这些历史珍奇,完好无损地静立在国际的博物馆里,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荣耀历史的时候,它所展示给世界人民的价值,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饱览中国历史文化的美好悠久,我们又应该做何感想呢?


   大哥说,库车素有“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现在的季节正是白杏丰收的好时节,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这里,千万别错过了这里的好杏。于是乎,我们一队人马,向库车出发。在路上,我们才知道,大哥要去库车买杏儿,是因为大嫂。话说大嫂最爱吃的,就是库车的白杏儿,一个人坐在家里,能一口气吃掉一筐,所以,大哥这次是有任务在身,就是要给大嫂捎回去库车的白杏儿。


   好一个大哥,真是一个有心人,有情有义,好丈夫。


                                   (未完待续)


附:新疆,古称西域。龟兹古国,是中国汉唐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大国之一。

    库车,古称龟(读Qiu)兹,地处南疆腹地,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是举世闻名的龟兹文化的发祥地,素有“西域乐都”,“歌舞之乡”和“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品《拜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