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板瑞克(4)

(2008-11-26 16:13:25)
标签:

金融风暴

贷款工作

人物

感念

杂谈

分类: 我们的工作

 

    正当我信心满满,想要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来的时候,一道无形的墙其实也开始树立在了我的面前。虽然提前考虑过困难,但是当它们突然来的时候,我还是措手不及。


   作助理的时候,我的任务是帮助我的贷款经纪人从客户手中取得申请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帮助客户拿到最合理的利率,申请到最好的贷款,即极大地满足客户的心愿,促成好事成功。


   作审核的时候,则是必须根据贷款人的申请意愿,详细分析是否合乎贷款条件,并加以限制,使得条件必须完全充分,才能通过贷款。不然的话,审核部门有权利拒绝贷款申请,“枪毙”在操作程序中。贷款申请一旦被拒绝一次,在六个月内是不能再申请的。


   为公司贷出去的每一分钱负责,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虽然绝大部分的卷宗还是要每天送到圣荷西的审核处去,但是有些小额的比较容易的贷款申请已经可以不必出门,由我审核后即可通过。


   那个时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经验,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的压力在身,我总是过于小心翼翼,生怕钱出了门,就会给公司酿成大祸。


   那个时候,贷款的规范还算是比较严格的。凡是贷款经纪人愿意交给我来处理的贷款,都是信用好,收入高,存款足,千分之一里的最好的客户了。他们只是希望在我这里出手,可以更快一些,更方便一些。我虽然也是尽量这么做,但还是在条件上面对照着公司的所有条令,方方面面都加以限制,成了个名副其实的“苛刻又刻薄”的人。


   贷款经纪人拿到了我审核批示过的卷宗以后,基本上还算满意,但对于我加注的条件仍然有意见,觉得我多此一举,条件太繁琐和苛刻。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人在戴碧的办公室里抱怨说:“这么好的Loan都让她给批砸了,她到底会不会做Loan?”有几个火气比较冲的,也会跑到我的跟前让我解释设置这些个条条框框的理由。我没有想到他们的反应这么激烈,只好凭借着我学到的知识,一条一条解释给他们听,没想到,他们总是用更多的理由把我推翻,说得我是哑口无言,同时也感到很委屈。


   我的世界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天翻地覆,他们忘记了,前一天我还是他们的“香甜小饼干”呢,今天已经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专和他们对立的人。


   我知道,我的工作还是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而他们敢于挑衅我的理由,一个是我没有资历,另一个是我没有权威,而这两样,是需要时间和阅历的不断积累才能达到的,而事实是,我才开始做这个位置,我拿什么可以做到?


   我感到这项工作的吃力不讨好,甚至很沮丧,也有些丧失信心。想找戴碧诉诉苦水,可是大家都忙得天旋地转,哪里有人有时间听我说什么内心感受。我只好硬着头皮,边干着工作,边听着旁边的闲言碎语。有一段时间,出门上班,成了我很受折磨的事情。


   我仔细阅读老前辈们批示回来的卷宗,也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很高级的法宝,只是工作经验帮助他们一下子就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以一条或者两条最要害的条件,牵制住整个问题, 让那些个经纪人躲都躲不掉,而让他们佩服的,是他们想方设法要掩盖的东西,都可以让我们资深老到的审核员一眼就能看穿。就像我第一次见到瑞克时,他说的:“戴碧想要搞什么鬼,我都知道。”要命的是,我有的时候就不知道。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皮特是我当初的Mentor 理所当然的,我没了辙,还是回去讨教他。而那个时候,都是人人忙翻天的时候,他实在是没有时间给我过多的解释,就嘱咐我把我审核过的卷宗放在麻袋里,通过每天的内部运送员送到圣荷西,他再审核后以最快的时间让人带过来。


   多亏了皮特的鼎力相助,也害得他工作好辛苦。他每天有忙不完的自己的事情,还要抽时间审阅我的卷宗,有几次,我发现他回我的Email的时间,竟然是星期六的时间,那就说明,他是利用周末自己的时间在帮助我。这让我很过意不去。要知道,他当时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了,还有着高血压的毛病。


   再回来后的卷宗,都得到了他的修改和意见,有很多被他删减掉的条件后面,都负责任地签上了他的大名,当然,他也相对地加了一些东西上去。


   难为皮特的一片苦心帮助,结果大家满意,我也逃脱掉那些沉重的压力。日子开始好过些。


   在我和皮特的很多Email的往来信件中,我总是能够学习到一个资深雇员对工作的热忱以及对后辈的提携。

   他曾经说:“工作不能违反公司的规则,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必须要以人性的思考面对不同的客户。灵活地运用规则,让规则为人服务。”

  “沟通是化解矛盾的桥梁,你应该利用你和他们相处的时机,不断地了解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共识。”

  “要记住,你是通过考试合格的审核员,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被他们吓倒。有的时候,他们也是在测试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不用怕,反正做好做坏都是要被他们骂的。虱子多了就不咬人了。”


   慢慢地,在这样的不断牵扯,不断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团体中,我们都磕磕碰碰地往前走。我已经度过了和同事的磨合期,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最主要的,是我放松了很多,可以用很人性的方式灵活地运用公司的贷款制度审核每个案例,并且随时做好与同事的交流和沟通,对事不对人。

   不过,也许是我的个性使然,有的时候我也很倔强,在遇到一些特殊的案例时,如果他们不能以理服我,我都会坚持自己的立场,要求他们按照我的条件去做,直到有满意的答复才作罢。

   我也开始有些小脾气了,同事们给了我一个绰号,叫作“女警察”。


   2003年春天的时候,华盛顿互惠银行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及更好的管理,决定改变经营模式,把所有硅谷地区的审核部门集中在一起办公。我也终于和戴碧,还有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相处三年的同事说“拜拜”。

   没想到,在离别的时候,他们竟然让戴碧去打探,是否还是可以由我来负责他们这个片区的贷款审核。我心里当然是很高兴的。几年的磨合下来,彼此都已经互相熟悉和了解,最主要的,是他们已经认同了我的做事方法和作风,也不怕我这个“女警察”给他们出的一道道难题了。


   所有的贷款审核部门都迁到了位于堪布尔市的一座六层大楼的办公楼里办公。最让我高兴的是,那些在工作中,我不断地用电话和Email打扰的,已经相当熟悉的老朋友,瑞克,皮特,戴安娜,麦克,查理,杰西卡,也将搬入这栋大楼,和我们在一起工作。

   仅仅为了能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兴奋。我相信,我能从他们身上,面对面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他们都那么有个性,我喜欢他们每一个人。


   泡沫经济还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房屋市场已经被炒作得越来越离谱,而各家银行推出的贷款条件是越来越宽松,贷款项目也是越来越多,贷款利率也是一降再降,种种的措施都显示着,要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者在房屋市场的消费,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有购买潜力的客户,都要尽量广开一面,绿灯通行。


   实际上,我越来越不喜欢在这样一座大楼里工作。


   人员的大量涌入,又来不及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再加上有些人的个人素质极其低下,(我曾经在一篇《永远的瓦妮莎》博文中披露了一角),没有敬业精神不说,对做错的事情也是置若罔闻,给工作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更重要的,公司的管理部门出现了问题,一些从未有过金融管理经验的人,领导着既需要专业素质又需要敬业精神的团队,结果就是可想而知,团队没有核心力量,很多应该规范的事情却得不到应有的管理。

   大楼里面每天很多的人在忙来忙去,而真正做对事情的人,却没有多少。这支审核队伍,越来越像一盘散沙一样生存着。


   在我的意识里,做老板必须像是团队的火车头一样,专业知识过硬,又有极强的领导能力,就像瑞克那样。 现在的领导班子,怎么说都让我不服气。


   有一天,我问瑞克:“为什么有些人的素质那么差,可他们却能做到老板的位置?”

   瑞克笑呵呵地说:“你凭什么说,老板就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老板,只是一个职位而已。既然有空缺,就会有人申请。你并不比他们哪个人差,你也可以申请啊?”

   末了,瑞克告诉我:“这个社会有两种人,一种人只知道管理自己的工作,而另一种人,却在管理着他们的上级。你是属于哪一种人?”

   我觉得我是属于前一种人。我只知道做好一名好员工,管理好自己的工作而已。


   瑞克和他以前的团队们,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还是保持着往日严谨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地工作着,来得早,走得晚。我很庆幸我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做出来的。他们的工作作风,也将是我以后的作风。

   但是,当时的潮流,一方面是公司要求适应市场的需求,快速和更宽限的放贷出去,一方面是瑞克的队伍严谨认真地审核把关。

   瑞克的工作作风开始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不满。而我们下属也不止一次地听说,他在管理层的会议上,和他的老板拍起了桌子,气得脸红脖子粗的。


   瑞克终于没有管理好他的上级,无奈之下,终于在2004年的夏天,辞去了他工作了很多年的华盛顿互惠银行,扔下了他领导的精英团队,另谋高就了。


   得知他要离开的消息,我感到很难过,他在这里,他团队的核心就在这里,他的离开,也必将在团队里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给他发了一封Email 表达了我的慰问和难舍之情。不久,我收到了他的回信,他在信中说略表了彼此之间合作愉快的话,也对即将的离任深感遗憾。末了,他留给我了他的私人电话和联络方式。


   瑞克就这样走了。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因为感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