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新认识装饰风格

(2017-04-24 15:22:45)

关于装饰风格的话题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经常听到的两句话就是:“你喜欢什么风格?”和“我最擅长XX风格”。最常见的装饰风格包括欧式、简欧、美式、简美、小美、地中海、新古典、后现代和新中式,等等;当我深入了解每一款风格的具体内容之后,让我不禁想起餐厅里提供的套餐。无论是经济型还是豪华型套餐,它们都是采取固定和预定的内容,既节省了顾客的时间,也提高了餐厅的效益,双方皆大欢喜。不过套餐主要适合于赶时间和众口难调的情况,不适用于要求较高和口味独特的顾客。

世间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套餐式装饰风格的兴盛必然有适合其生存的土壤和环境,特别是在家居室内装饰的早期发展阶段,消费者对于需要什么样的装饰风格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市场提供什么就只能在其中挑选就像点套餐一样无需自己劳神费力。时间进入到了21世纪的2017年,顾客们对于那些自己当初一见钟情的装饰风格是否依然痴心不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风格的概念以及风格的含义。

很多行业都与风格有关,特别是艺术和设计类与风格更是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风格就没有艺术和设计。有人说风格即人的本性、性格、思维模式或者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习惯等特征在某特定环境中的体现。还有人说风格是指具有独特于其他人的表现、打扮、行事作风等行为和观念,也指某一时期流行的艺术形式。根据《韦氏词典》关于风格(Style)一词分名词和动词解释,其名词解释为:一种特殊的形式或者式样,一种说话或者写作的方式,一种个人行为方式或者模式,一种公认和流行的方式或者素质,一种轻松优雅的做派。风格难道只是一些固定的模板公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关于风格还有不少名人名言,比如:所谓风格是一个人的灵魂。- 罗曼·罗兰;没有个人的独特风格,便没有作品所应有的光彩与力量。- 老舍;风格不是由字句的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 老舍;风格是心灵的外在标志,是比一个人的脸更为可靠的性格标志。- 叔本华;怎样形成风格?把你认为正确的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坚持下去。- 艾青。虽然他们都是文学家,但是都在说明风格的重要性。过去的风格更多地是指某一时期流行的艺术式样或者形式,而今天的风格可以说是个性的代名词,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会忽略和轻视风格呢。

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比起50-70后那几代人都更有个性和气质,特别是那些有条件出国深造的年轻人,在接受过新知识和新思想之后回国后通常会比没有机会出国的人更能意识到风格(个性)的含义和重要性,因为他们都明白没有个性就没有风格。回到装饰风格的话题,我想大家一定也能意识到所谓的风格并非仅指那些广为流传的“欧式”和“美式”等;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每一个有个性有气质的人都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

我也注意到商业空间(包括零售和餐饮业)早已敏锐地顺应了这一时代特征,几乎所有的商家店铺装饰无不凸显出青春时尚的风格,因为他们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特的风格便意味着没有生意。如果说一个人的家是一个人灵魂的栖息地,那么除了放松休息之外,家也是一面反映一个人灵魂的镜子。从现在到将来的家居装饰消费者主流毫无疑问是年轻人,所有人都能看到家居室内装饰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呢。

住宅楼盘的样板房一度是全国家居装饰风格的风向标,它们就像是餐厅推出的一道道套餐,为每年的流行风格指明了方向。但是这种套餐模式已经与现实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产生了极大的落差而且会越来越大,那种客户一进门就招呼“老板,我们这里提供XX风格”的套餐式服务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新口味。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正在逐渐觉醒自己的需求,只是还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愿望。

对于那些个性(风格)不太强烈或者甚至没有个性的人来说,直接选择套餐式装饰风格对于双方都是最省事的工作。但是对于那些个性鲜明或者强烈的人来说,套餐式的装饰风格就远远无法满足个人的追求和喜好。不过一个人的个性并非是一目了然的,就算是本人也不见得了如指掌;就像一个人的穿衣打扮一样,喜欢的并非就代表最合适的。设计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属于客户的装饰风格,而不是客户喜欢什么风格,更不是你觉得他适合XX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的设计只为个性服务。

简单的人对于装饰风格的喜好往往也是直截了当的,喜欢XX风格就不作他想;丰富的人对于装饰风格的喜好通常捉摸不定,既喜欢这种风格的一部分又喜欢那种风格的一部分还喜欢另一种风格……;当然把握后者的难度必然大大增加,这正是对设计师的新挑战。事实上,由于相关知识的文普落后以及人为误导造成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装饰风格喜好常常是“口是心非”的,嘴上说喜欢XX风格但实际可能是指另一种风格。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关注,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见识和阅历越丰富,其风格偏好往往也会越混杂多样;因此设计师不仅要精通各类风格,而且要善于发现和确定属于客户自己的风格。另有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就是,家庭里男主人与女主人的风格喜好经常正好南辕北辙,这也要求设计师具有老练的把控能力,能够从二种风格之中找到共同点并最终融为一体。所以还会有谁仍然认为准确掌握各类风格不重要呢。

当有人说设计不需要风格的时候,恰恰说明了他或者她对于风格的理解和认知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或者误解。国外也有设计师说过类似的话,但是其意指不要追随市场上潮来潮往的流行风格,绝非指设计不要风格。所以此风格非彼“风格”,对于风格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更不可瞎子摸象稀里糊涂。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我会喜欢一个没有个性(风格)的人吗?我也在想一个没有个性(风格)的人该有多么无聊又无趣呀。

  一名设计师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可能是一辈子刻苦修来的荣耀,只有抄袭别人的风格才是不光彩的行为。让我们以可可·香奈儿的名言来结束本文,“Fashion fades, only style remains the same”,香奈儿名言中的Style指的正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个人风格,世上有多少设计师能够真正拥有只属于自己的风格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并翘首以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后现代的故事
后一篇:再谈别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