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的田螺姑娘——评彩色故事片《山道弯弯》

(2014-05-13 06:31:41)
标签:

山道弯弯

谭谈

郭阳庭

王雁

刘露

分类: 影评

还是小时候,我就听过田螺姑娘的故事。可是我在看了影片《山道弯弯》后,这个古老的传说,不但不使我感到陈旧,反而如多年陈酿使我回味无穷。影片的编导像那辛勤的采矿者一样,深入生活的底层,滤去表面的尘沙,把劳动人民身上像宝石一样闪光的东西呈现在观众眼前,并通过反复出现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女主人公金竹珍藏的田螺壳以及由此引出的田螺姑娘的民间传说,画龙点睛地点出了金竹这个道德贤惠、灵魂优美、克已动人的劳动妇女的性格,而且也启迪观众从金竹与田螺姑娘十分相似的本性和气质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忠厚、耿直、勤劳、善良等传统美德的闪光。
    影片开始就交代了田螺姑娘这个故事的由来。原来是金竹小时候听奶奶讲的;而今她在等大猛回来过生日时,又拿着田螺壳讲给女儿欢欢听。而欢欢听了这个故事后,就天真而调皮地说:“每次爸爸回来,你都给爸爸做好菜吃,你是不是也爱上爸爸了。”接下去,在大猛因公伤亡后,金竹回想起新婚之夜,她把奶奶给她的陪嫁——那只美丽夺目的田螺壳拿出来,并问大猛:“你听过田螺姑娘的故事吗?田螺姑娘为什么会嫁给那个穷汉子呢?还不是看他诚实、勤快啊!”这些地方,都朴素而生动地表现出她对大猛的爱。而大猛,尊敬老人,不讲假话,不讲大话,使她信得过。
    金竹虽是听着田螺姑娘的故事长大的,但她毕竟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她的思想、性格既渗透了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又闪现出新时代的光芒。而且,像田螺姑娘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赋予新的内容。那些美丽的理想和愿望,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新的关系和新的道德标准。再接下去,我们就看到,在大猛因公伤亡后,金竹识大体,爱国家,宁肯独自承受生活的重压。她想到“矿山更需要男的”,把顶职的机会让给二猛,并竭尽全力去成全凤月和二猛的亲事。从她正解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到金竹身上所体现的像田螺姑娘一样的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和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
    可是,纯朴的二猛与凤月在思想上的分歧越来越大。风雨中二猛去接背欢欢看病归来的嫂嫂金竹,使她更深地感到金竹母女的艰难。他从金竹家里拿走那个田螺壳,引起了他的沉思:庸俗、自私的凤月和金竹对比,更使他看出了金竹的纯洁、善良。于是,他把从嫂嫂的尊敬、同情、怜悯的感情,上升为和嫂嫂“成一家”的爱情。这决不是他一时的感情冲动。但是,金竹仍以一个大姐姐样善良和体贴的心情,处处成全弟弟,告诉二猛应该找一个比她更好的对象,假装“我已经有了”,而拒绝了他。二猛只得把田螺壳还给金竹,感到对不起她。从二猛拿走田螺壳到归还田螺壳这一段,充满内在戏剧性,把新一代美好的感情和操守真实地表现了现来。
    是的,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人民,本来就十分重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十年动乱造成了某些人的道德堕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如影片中那个秃二叔把金竹称为“蠢货”;那个见二猛救火负伤致残,与觅新欢的凤月也认为她应该有她的“幸福”。可就在凤月抛弃了二猛之后,情节的发展产生了突变。金竹再也不愿二猛忍受内心的痛楚,毅然冲决了传统道德观念的堤坝,特意拿出象征着他们爱情信物的田螺壳对欢欢说:“把这个也带给叔叔!”这话既十分生活化又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自然、含蓄,而又朴素地展现了金竹心灵深处对二猛的爱,金竹就是一个纯洁善良、温顺多情的现代田螺姑娘。生活的诗情,艺术的新意,正是从这种日常生活的场面中涓涓地流泻出来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金竹与二猛的双重关系会丑化金竹的形象,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更使金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心灵美达到了更生动的显现。仅仅靠两人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建立深厚感情,要越过“叔嫂不通”的传统伦理观念的巨大鸿沟是难以办到的。然而,通过金竹和凤月在爱情上不同态度的对照,却使我们认识到:凤月的婚姻在表现上来说虽是符合法律和伦常,然而实际上她是把自己当商品出卖;金竹、二猛的结合,既是纯洁真挚的爱情结晶,又是和世俗的传统观念的决裂。
    我认为,影片反复出现的田螺壳和田螺姑娘的故事,正是影片诗意的内核,把金竹洁白的灵魂烘托得更晶莹夺目,而田螺姑娘的故事和田螺壳几次出现,是影片编导对生活美潜心探索,认真思考,并给以着力表现的结果,显得十分自然、平易、协调、和谐,不仅使影片的意境有一种含蓄隽永、归真返朴的美,而且又坚实有力、层次清晰地表现一种新的、美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的生长过程。这种从现实生活中逐渐生长起来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具有的、新的、美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成了我们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源泉、我们民族兴旺的希望,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新道德的发扬光大和精神文明教育,均能起到促进作用。
       (写于1982年8月4日,发表于成都《电影评论》1982年第9期,获1982年成都电影评论优秀作品奖。)

http://s3/mw690/001tTzMigy6IyUduPfke2&690

http://s8/mw690/001tTzMigy6IyUdN5Yz87&690

http://s7/mw690/001tTzMigy6IyUe6cpE96&690
电影《山道弯弯》 故事梗概:
    南方某山区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矿工王大猛的妻子金竹带着女儿欢欢,正在为丈夫的生日准备着饭菜,突然传来大猛不幸死亡的噩耗,她痛不欲生。贤惠的金竹甘愿自己承受精神上和生活上的重担,把矿领导安抚和照顾她的工作,推让给丈夫的弟弟二猛。在二猛去矿山之前,她亲自安排好二猛和本村姑娘、代销店售货员凤月的未来婚事。一个月后,二猛为报答嫂嫂的恩情,用刚领到的工资,给金竹和侄女买了毛线和花布。而金竹却把毛钱送给了凤月,把剩下的钱为二猛存起来,等以后他结婚用。夜晚,二猛和凤月在竹林里散步,这对恋人,想的却迥然不同:二猛想要像哥哥一样,下井为国家多采煤;凤月想不让二猛下井,怕出事故,自己不愿当寡妇。结果,俩人谈崩了。大猛去世后,金竹的生活十分艰难。二猛看到嫂嫂生活的艰辛,便产生与嫂嫂"成一家"的念头,但出于对嫂嫂有的尊敬,他不敢贸然行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二猛在回矿之前,终于向嫂嫂倾吐了自己对她的爱慕这之情,没想到,遭到嫂嫂的拒绝。二猛羞愧难当,冒雨返回矿山。过了一段时间,因惦念嫂嫂和欢欢,二猛以"赔罪"的心情,每逢公休日,便偷偷回村帮嫂嫂干活。一天,金竹发现二猛在自留地里挖土种菜,她为此而受到触动。但她仍将自己的感情埋在心底,希望二猛与凤月继续和好,早日成婚。谁知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由于凤月工作上粗心大意,造成代销店失火,二猛赶来扑救,从屋顶上跌下,把腿摔伤住进了医院。凤月在护理二猛时,听说他可能要残废,便离开了他。在母亲等人的撮合下,凤月不顾年龄悬殊,嫁给一位刚刚丧偶的城里干部,善良的金竹在二猛最痛苦的时刻,毅然来到他的身边,应允了二猛的爱情。
    《山道弯弯》是谭谈著的中篇小说,也是谭谈编剧的电影。小说发表在1981年第1期的《芙蓉》杂志上。小说一发表,立即引起影视界注目。上十家电影制片厂和数家电视台蜂拥而至,约谭谈改编电影和电视剧本。最后,由谭谈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拷贝发行到许多国家。上海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同时摄制了电视剧。国内数十个地方剧种,把它改编成各种戏剧搬上舞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许多地方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据此改编的广播剧、地方剧或小说连播。《文汇报》、《解放日报》接连发表一些长篇通讯,报道了《生活中〈山道弯弯〉的故事》,宣传生活中金竹似的人物。上百种报刊评价这部作品,不少杂志、出版社转载这部作品,或将其收入各种各样的选集。作品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导演:郭阳庭
主演:王雁  刘露  赵春明  李凤绪  毕福生
    

关于此片主演王雁在影片中的表演,请见我的博文:《王雁,一颗新星为何变成“流星”》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fca3601015kpl.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