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发生在杂草丛生、古树横倒、青苔片片的大森林腹地。美丽纯朴的瑶家女儿,类似桃花源般的生活,却也逃脱不了时代的洗礼。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爬满青藤的木屋》,并非着意猎奇,而是以色彩奇丽的画面,质朴沉郁的风格,为我们展现出迥异于一般人物和独特的环境氛围。
从表面上看,有的观众甚至会误认为影片表现的只是那种陈旧的“三角”故事,仿佛打破王木通家的宁静生活,只是由于李幸福这个“第三者”的到来,谁又能容忍带顶“绿帽子”呢,如果你只看到这些,那么,如别林斯基所说,只抽出作品的故事骨架,而丢掉那些诗意的、特殊的、引入入胜的东西——人物性格、具体形象及其色彩的浓淡与变幻等等,那么,连《奥瑟罗》也会成为一个陈腐的故事的。
影片好就好在没有把气力放在编故事上,而是用艺术的解剖刀,深深地触及人物的心灵深处,像抽丝剥茧一样,细腻地表现出他们的神态、语气,特别是他们相互间的印象、观感和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曲折复杂的变化着的关系,揭示出一种潜藏在生活深处的文明与愚昧、科学与迷信的斗争,使影片具有动人心弦和发人思索的艺术力量,唤起人们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与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盘青青这个美丽、质朴、温顺、善良的瑶家姑娘,为什么会受尽摧残,在山火中葬身?看完影片,人们不能不产生一种美被毁灭的悲愤之感的。这场悲剧,令人灵魂震颤的悲剧,通过揭示心灵的严重创伤,唤起人们严峻的反思。
这场悲剧表面上的起因是李幸福的到来所引起的。然而,李幸福所带来的是什么呢?只是一点可怜巴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这也在盘青青的面前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她开始为自己活工具般的地位而痛苦,她要求做人的权力,她开始背叛旧的生活,那怕是隔离和高压也不能使她屈服,最后终于撕心裂胆地对王木通喊出:“跟你好多年了……不是打就是骂……连个畜牲都不如……我受够了!我受够了!我不是你腰带上绑的东西……”影片通过盘青青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内涵,或者说,凝聚在它里面的编导的立意,是比较丰富而深刻的。盘青青对现代文明的渴求,既表现处于封闭的、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广大农村妇女,企图摆脱几千年来的封建愚昧状态,向现代化生活奋进的强烈愿望;也闪现着年轻一代对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旧情调的蔑视,对创造新生活,确立高尚人生目标的热烈追求,展现出除旧布新的时代特点。
这场悲剧的直接责任者看来应该是王木通,然而责任又完全在他身上吗?王木通并不是什么坏人,他身上也有勤劳、纯朴的一面,他帮助李幸福背粮食、盖房子、做家具、送包谷。然而,在那“老粗当家”的日子,知识的海洋被封锁住了,他的思维只能沿着已经禁锢的那一套方式去思维。他既不要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也不要精神文明,大量的人民币压在箱底,一个小圆镜都舍不得给妻子买;他不懂得什么是爱情,把老婆、娃娃当私有财产。他是这个家庭的“领主”,他的话就是法律,甚至象管制坏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用巴掌、拳头、罚跪等手段建立“一长制”的一统天下,想凭一身力气,把仅有的一点文明与觉醒驱赶出他的王国。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可恨、可笑又可悲的。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愚昧与专横,只是我们古老民族的精神桎梏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投影,他那设在堂屋的祖宗牌位就是一个象征。它使我们感到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的幽灵,封建宗法观念的绳索,往往是不自觉地依附在不觉悟的劳动者身上,假手他们去窒息和扼杀新鲜的生命和美好的感情。
这场悲剧的外在原因,还应该加上那善于挑弄是非的小人,以至那不用调查研究,也不弄清事实的本来面目,就乱下结论,
“左”得可爱的王主任。盘青青与李幸福之间那种纯真坦荡、高尚美好的友情,无疑是值得赞扬的。不论是悬岩边盘青青对李幸福的安慰,还是河边盘青青帮李幸福洗衣,甚而在王木通威胁地要打断盘青青的腿后,她仍帮李幸福开荒以办小苗圃,这一切都表现出盘青青对李幸福的事业和理想的支持和同情,显示出一颗纯真的心所蕴含的冲破封建陋习的勇气和力量。
可以看出,影片编导在展现盘青青的悲剧命运时,心头是炽热的、沉痛的。影片没有过多地直言陈述,没有生硬的大声呼叫,而是用渲染、铺垫和衬托的手法来增强这场悲剧的艺术效果,如影片一开始渲染盘青青思想性格中美丽、温柔、顺从的一面,就衬托出后来王木通对她的禁锢、压抑的残忍性;而李幸福对盘青青的尊重,把她当人看,也衬托出王木通的蛮横、愚昧的道德观的可怕。总之,影片使我们看到,绵延数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并未完全消亡,它的阴魂仍然留在人间。批判封建主义,声讨封建思想,肃清其流毒,驱除其幽灵,仍然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写于1984年8月4日,发表于《电影评论》1984年第8期,《阿坝报》1985年3月12日刊登其中1000字)
http://s12/mw690/001tTzMigy6GDgaRyqLbb&690
http://s14/mw690/001tTzMigy6GDgf88AB6d&690
影片《爬满青藤的木屋》故事梗概:
十年动乱时期,知青李幸福被送到绿毛山劳动改造。他并未灰心,一到林区就展开工作,还利用空余时间教护林员王木通的两个孩子认字,讲故事,就连木通的妻子盘青青也听入了迷。李幸福建议科学护林,王木通根本听不进去,这使李幸福很苦恼。李幸福与盘青青建立了纯洁的友谊。他在森林里发现了植物活化石,向上级作了报告,场部王主任认为他还不老实,让木通看他严一些。木通回家,又看到青青与幸福在一起,怒不可遏,不准妻儿再接触他。冬天,王木通烧荒开地,李幸福认为危险,劝告他王不听,李只好去场部反映,青青给了他100元让他捎些东西回来,王发现少了100元钱,气愤之下把青青锁在了老木屋里。幸福从场部回来,见绿毛山已是一片火海,李为救青青而冲入火海。无济于事,青青葬身于火海中。动乱结束了,李幸福又回到绿毛山,他的才干得到了应有的发挥,他把青青的两个孩子送入了小学。眼前,风和日丽,前景一片光明。
根据古华同名小说改编。
导 演:向霖
编 剧:陈敦德 古华
主 演:李世玺 王雁
雷恪生 张涛 洪放
关于影片的主演王雁见我的博文《王雁,一颗新星为何变成“流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fca3601015kpl.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