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第一卷第一部阅读提要
(2021-03-04 15:51:26)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育儿 |
分类: 经典阅读(二) |
二 1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第一卷第一部阅读提要
《战争与和平》第一卷第一部,共计25章,盛震江汉译本105533字。本人每天挤时间阅读以2-3章的速度推进。从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正式始读,至2021年3月4日星期四结束,用时11天整。现介绍概略如下。
一、第一卷第一部主要刻画的人物有:至少三十一个,只多不少。而且个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1、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
2、瓦西里公爵
3、博尔孔斯卡娅(矮小的公爵夫人、博尔孔斯卡娅的公爵夫人)
4、阿纳托利
5、海伦
6、瓦西里公爵的儿子伊波利特
7、莫里约神父
8、莫特马尔子爵
9、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
10、昂吉安公爵
11、波拿巴
12、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安娜·米哈伊洛夫娜)
13、皮埃尔
14、罗斯托夫伯爵
15、罗斯托娃的伯爵夫人
16、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别祖霍夫伯爵
17、多洛霍夫
18、娜塔莎·罗斯托娃
19、鲍里斯
20尼古拉(大学生尼古拉——罗斯托夫伯爵的长男)
21、罗斯托夫伯爵外甥女索尼娅
22、薇拉
23、罗斯托娃的伯爵夫人
24、贝格
25、彼得·基里洛维奇
26、别祖霍夫伯爵家里的公爵小姐:卡季什(即卡捷琳娜·谢苗诺夫娜)
27、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博尔孔斯基公爵
28、玛丽亚的公爵小姐
29、玛丽亚·利洛夫娜·卡拉金娜的女儿朱莉
30、仆人吉洪
31、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建筑师)
二、第一卷第一部分故事主要由两个女人所见所闻作为线索来组织串联。
一个是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的宫廷女官和心腹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她的作用是举办大型的社交舞会,把各色人物召集到他的舞厅来,一则跳舞,二则联络感情,三则交流各类信息。
二是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她的社交面很广,与很多家族有亲戚关系:
1、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即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与罗斯托夫家有亲戚关系。
2、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即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与别祖霍夫伯爵有亲戚关系。
3、瓦西里公爵与别祖霍夫伯爵有亲戚关系的详情:根据妻子方面的关系,瓦西里公爵是他的全部财产的直接继承人。间接地,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即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与瓦西里公爵也有了亲戚关系。
4、安娜·米哈伊洛夫娜乞求瓦西里公爵帮忙将儿子鲍里斯调到近卫军中去,成为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的副官;而瓦西里公爵希望安娜·帕夫洛夫娜帮忙将博尔孔斯卡娅介绍给阿纳托利做妻子。瓦西里公爵还想通过安娜·帕夫洛夫娜帮忙,通过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把儿子阿纳托利谋到维也纳的头等秘书的职位。
这样,罗斯托夫公爵、别祖霍夫伯爵、瓦西里公爵和博尔孔斯基公爵这四大家族就因为两个女人(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和安娜·帕夫洛夫娜)给串联起来了。
三、故事主要是写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举办宫廷晚会和罗斯托夫家中举办有两个叫做娜塔莉娅的女人——母亲和小女儿——过命名日活动,各色人物登台亮相,说说笑笑,传递各种于公于私,有大有小,主次分明的信号。但第一部分有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瓦西里公爵与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在别祖霍夫伯爵家就“遗产”涉及的“遗嘱及信函(给皇室的)”的斗智斗勇,结果以皮埃尔和安娜·米哈伊洛夫娜一组人马获得全胜,瓦西里一方落得失败而告终。
第二个高潮发生在童山博尔孔斯基公爵家。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参加卫国战争,与自己的老父亲、妻子和妹妹的告别。老公爵和安德烈的个性和爱国情怀,写得十分突出而感人。——“好啦,再见吧!”他让他儿子吻吻他的手,然后拥抱自己的儿子。“安德烈公爵,有一点你要牢记在心,如果你被敌人打死,我这个老头子会感到非常悲痛的……”他出乎意料地默不作声,突然他用尖锐刺耳的嗓音继续说,“如果我知道你的行为不像尼古拉·博尔孔斯基的儿子,我就会……感到汗颜!”他突然用那小尖嗓儿叫了一声。
“爸爸,您可以不对我说这种话。”儿子面带微笑地说道。
老年人默不作声了。
——这样的对话,每次读来,动人心魄,长存于读者心中。仅此几句,读者就终身难忘《战争与和平》了。
四、托尔斯泰文笔的“细腻”和“匠心”,本来随处可见,然而,笔者多次阅读过《战争与和平》,感到第一卷第一部的内容中,最能看到托尔斯泰“独具匠心”的细节是第08章,描写笔触转到罗斯托夫家,写罗斯托夫家中有两个叫做娜塔莉娅的女人——母亲和小女儿——过命名日的细节,关于特写娜塔莎:“鲍里斯悄悄地走出来,跟在娜塔莎后面,那个胖乎乎的男孩生气地跟在他们后面跑,好像他的事情遭受挫折而懊悔似的。”……“鲍里斯悄悄地走出来,跟在娜塔莎后面,那个胖乎乎的男孩生气地跟在他们后面跑,好像他的事情遭受挫折而懊悔似的。” (“胖乎乎的男孩”,这是作者特意布置的伏笔,影射小时候皮埃尔的身影,他后来成为娜塔莎的丈夫,此处最可见托尔斯泰艺术的匠心,当然是反复修改后才有的结果)
五、真正贯穿《战争与和平》首尾的人物有皮埃尔和娜塔莎(安德烈为国捐躯)。如:娜塔莎,是在第一卷第一部第08章过命名日出现的,但此后好几章都提到她,而且托尔斯泰每每写到他,就精神饱满,笔力雄健,笔触细腻而精美。
如第10章写娜塔莎与鲍里斯的恋爱——
娜塔莎步出客厅,娜塔莎飞快地窜到花桶中间,躲匿起来了。
她(娜塔莎)突然跳到花桶上,身段就显得比他高了,她用自己的双手把他抱住了,于是她那纤细的裸露的手臂在他的颈项上方弯成弧形了,她仰起头来,把头发甩在后面,正好在他的唇上吻了一下。
她经过花钵中间窜到花丛的另一边,低垂着头,停步不前了。
“娜塔莎,”他(鲍里斯)说道,“您知道我是爱您的,可是……”
“您爱上我了吗?”娜塔莎打断了他的话。
“是的,我爱上您了,但是您瞧,真是的,我们以后不要像刚才那样冒冒失失……还有四个年头……那时候我会向您求婚。”
娜塔莎思忖了一下。
“十三岁,十四岁,十五岁,十六岁……”她说道,弯屈着她那纤细的指头算算,“很好!那么成了定局罗?”
欣喜和安定的微笑使她兴奋的面部神采奕奕。
“成定局了!”鲍里斯说道。
“永远吗?”小女孩说道,“一直到寿终正寝?”
再如第16章:写罗斯托娃家过命名日午宴的餐桌上娜塔莎的倔强和调皮——
谈话又集中火力了——女士在餐桌的一端,男子汉在餐桌的另一端。娜塔莎开始胡闹:“妈妈!有什么蛋糕?”娜塔莎脱口说出这句话,她的嗓音听来更坚定。
伯爵夫人想蹙起眉头,可是她没法蹙起来。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伸出她那肥胖的指头,威吓她。
“哥萨克!”(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把娜塔莎叫做哥萨克。)她用威吓的口气说。
“妈妈!有蛋糕吃吗?”娜塔莎已经大胆任性、欢快地嚷起来,她事先确信,她的恶作剧会大受欢迎。
索尼娅和胖乎乎的彼佳笑得躲藏起来,不敢抬头。
“你瞧,我不是问了。”娜塔莎对小弟弟和皮埃尔轻言细语地说,她又向皮埃尔瞥了一眼。
“冰激凌,只是人家不给你。”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说道。
娜塔莎明白,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因此她也不害怕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
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和伯爵夫人都笑了起来,客人们也都跟着笑起来。大家不是对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的回答觉得好笑,而是对这个女孩百思不解的大胆和机智觉得好笑,她居然有本事、有胆量这样对待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
当人家告诉娜塔莎,快要摆上菠萝冰激凌时,她才不再纠缠了。端出冰激凌之前,先端出香槟酒。乐队又开始奏乐,伯爵吻了一下伯爵夫人,客人都站立起来,向伯爵夫人道贺,隔着桌子跟伯爵碰杯,跟孩子们碰杯,并互相碰杯。堂倌忙碌起来了,又跑来跑去,可以听见椅子碰撞的响声,客人们的两颊显得更红了,又依照原先的顺序走回客厅,走回伯爵的书斋。
第一卷第一部塑造的人物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是经典而独特的。
如精明的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卑鄙的瓦西里公爵,愚蠢的瓦西里公爵的儿子伊波利特,方正有余的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博尔孔斯基公爵,高贵而威严的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大智若愚的皮埃尔,钻营而势利的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安娜·米哈伊洛夫娜)等等一系列人物群像。
但是,塑造得最为鲜明的,除娜塔莎而外,还是皮埃尔、安德烈,瓦西里公爵和安娜·米哈伊洛夫娜,但最为独特的成功形象是:住在童山的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博尔孔斯基老公爵。
第一卷第一部,我在阅读中也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人物关系上,安娜·帕夫洛夫娜与皮埃尔的关系,第02章介绍得不够十分明确,不够清晰,很容易把皮埃尔与安娜·帕夫洛夫娜和与皇后、太后等人的关系搞混。按照托尔斯泰自己的意见[1],这样的“不够清晰”,应该说是一种缺陷。当然也可能是翻译的障碍造成的。
关于娜塔莎等人物形象的理解,我们不妨结合一下华文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托尔斯泰传》中所讲的——
1.在爱情的荫庇之下,他能在闲暇中梦想而且实现了他的思想的杰作,威临着十九世起全部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小史》(一八七三至——八七七年)。P053
2.《战争与和平》是我们的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P053
3.《战争与和平》的最大魅力,尤其在于它年轻的心。托尔斯泰更无别的作品较本书更富于童心的了,每颗童心都如泉水一般明净,如莫扎特的旋律般婉转动人,例如年轻的尼古拉?罗斯托夫(Nicolas Rostov),索尼娅( Sonia),和可怜的小彼佳(Peta最秀美的当推娜塔莎。可爱的小女子神怪不测,娇态可掬,有易于爱恋的心,我们看她长大,明了她的一生,
P057
对她抱着对于姊妹般的贞洁的温情——谁不曾认识她呢?美妙的春夜,娜塔莎在月光中,凭栏幻梦,热情地说话,隔着一层楼,安德烈倾听着她………初舞的情绪,恋爱,爱的期待,无穷的欲念与美梦,黑夜,在映着神怪火光的积雪林中滑冰。大自然的迷人的温柔吸引着你。剧院之夜,奇特的艺术世界,理智陶醉了;心的狂乱,沉浸在爱情中的肉体的狂乱;洗濯灵魂的痛苦,监护着垂死的爱人的神斯圣的怜悯……我们在唤引起这些可怜的回忆时,不禁要产传生和在提及一个最爱的女友时同样的情绪。啊!这样的一种创造和现代的小说与戏剧相比时,便显出后者的女性人物的弱点来了!前者把生命都抓住了,而且转变的时候那么高于弹性,那么流畅,似乎我们看到它在颤动嬗shàn变——而貌很丑而德性极美的玛丽亚公主亦是一幅同样完美的绘画;在看到深藏着一切心的秘密突然暴露时,这胆怯呆滞的女子脸红起来,如一切和她相类的女子一样。在大体上,如我以前说过的,本书中女子的性格高出男子的性格多多,尤其是高出于托尔斯泰托寄他自己的思想的两个英雄:软弱的皮埃尔?别祖霍夫( Pierre Besoukhov)与热烈而枯索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Andr6 Bolkon-ski)(亦作:博尔孔斯基)。这是缺乏中心的灵魂,它们不是在演进,而是永远踌躇;它们在两端中间来回,从来不前进。无疑的,人们将说这正是俄国人的心灵。可是我注意到俄国人亦有同样的批评。是为了这个缘故屠格涅夫责备托尔斯泰的心理老是停滯的。没有真正的发展,永远的迟疑,只是情操的颤动。”托尔斯泰自己亦承认他有时为了伟大的史画而稍稍牺牲了个人的性格。
再看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宋蜀碧、徐迟译 艾尔默?莫德著《托尔斯泰传》中所讲的——
托尔斯泰亲自对我说过,他认为这部书的缺点除了太长以外,就是在小说中掺入了哲学论点。他仍然持有他写这部书时对“伟”人的影响或“伟”人的无能的看法,和他关于命运和自由意志所说的一切,可是他认为在小说中,没有这些抽象的论述会好得多。
书中的人物并非全部取材于真人,但大体上,托尔斯泰父亲的一家和相当范围内的他的妻子的一家,相当于罗斯托夫家,他的母亲的一家则相当于鲍尔康斯基家。N鲍尔康斯基(亦作:博尔孔斯基)老公爵大部分取材于他的外祖父沃尔康斯基公爵;女儿,玛丽亚小姐,取材于托尔斯泰的母亲;伊利亚?A.罗斯托夫老伯爵取材于托尔斯泰的祖父伊利亚?A.托尔斯泰伯爵;他的儿子尼古拉?罗斯托伯爵取材于托尔斯泰的父亲尼古拉?托尔斯泰伯爵,娜塔莎取材于托尔斯泰的妻妹塔吉安娜?别尔斯;索亚取材于他的“姑姑”塔吉安娜?叶戈尔斯卡雅。多罗霍夫则是由一个著名的怪僻的旅行家西奥多尔?托尔斯泰伯爵,加上亚历山大——世时代一个著名的莽汉多罗霍夫,两个人结合起来写成的。
许多配角如波丽安娜、穿男装的女香客伊凡努什卡,则是以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沃尔康斯基家有来往的人为蓝本的。这部小说几乎包罗了托尔斯泰自己的全部人生经历:其中有贵族和农民;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战时的与平时的指挥官、军官和士兵;外交官和朝臣;调情、恋爱、舞会、行猎,和一个只是口头上的改革运动。托尔斯泰没有写的是他所不知道的——中产阶级:商人、制造家、工程师和生意人的世界。自然,在一百年以前,这些人在俄罗斯是处于次要地位的;那时实际上并没有象英国的县议会、州议会和国会等等的政治活动。但托尔斯泰也没有注意他们,他对人生的观察只限于消耗者的贵族和生产者(P419)的农民,这些以后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日后他要提出的社会教育。他的妻弟告诉我们,列夫?托尔斯泰在我面前承认他是又骄傲、又爱虚荣的。他是一个实足的贵族,虽然他爱乡下人,他却更爱贵族。对于中产阶级他是素来厌恶的。在他早年生活失败之后,当他终于成了一个名声远播的作家的时候,他承认这是使他非常高兴,给了他无限快乐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觉得他自己又是一个作家又是一个贵族,他十分高兴。P420
[1]金城出版社 2011年第1版 托尔斯泰著 熊一丹译《托尔斯泰论文艺》——
艺术(以及科学)创造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能够将那些模糊的情感或思想变成清晰的、为人们所能理解的情感或思想。P004
表现新事物的东西都能成为艺术作品。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就必须:
(1)作品的内容以及其新鲜的观点对人类来说是重要的。
(2)作品内容表达得清晰,容易让人理解。
(3)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应该受到一种内在需求的刺激,而不是外在的诱导。P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