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长寿新十论之 中庸者长寿论

(2010-08-10 15:27:42)
标签:

庸者

中庸之道

养生之道

定理

杂谈

养生长寿新十论之 中庸者长寿论

    “中庸”是道德观念的“诚”字,也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就是说,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用现代的术语来说:不偏就是要“执中”;不易就是应“守恒”。

尽管对中庸之道认识不一,但在养生方面,中庸之道却是非常有用的。养生之道大体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曰“运动”;二曰“营养”;三曰“修身养性”;四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生命在于运动”。劳动是运动,锻炼也是运动。人们常说“劳逸适度”。适度是相对的,依主客观条件而定,客观上如劳动量的大小,劳动时间的长短;主观上如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等。适度也就是要根据这些条件做到“无过”亦“无不及”的那种恰到好处的程度,这与中庸之道极为吻合。营养为维持生命之所必需。当代营养学家一致认为饮食营养最忌偏食,提出“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粮菜搭配”的合理化建议。营养应视主观生理条件和客观自然条件而有所取舍。寒带和热带、夏季和冬季、青年和幼年对食物的选择、用量的多少,都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老年人,一般来说,更需要一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等,但也不宜过多。食不应过饱,更忌暴饮暴食。视生理的需要,使各种营养成份综合平衡,这正是中庸之道。从“修身养性”来说,就是“清心寡欲”、“知足常乐”。无欲是不可能的,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岂能无欲?“寡欲”、“知足”却是应该做到而且是可能做到的。“贪得无厌”、“抑郁寡欢”决非养生之道。喜、怒、哀、乐都力求有节。有一位老人,年逾90,身体还相当硬朗,得知久别在台湾的儿子要回大陆探视他,这本是一桩家庭大喜事,却因过度喜悦而致猝死,喜事变作了丧事,足资借鉴,所以说修心养性也得遵守中庸之道。

    起居生活要养成良好习惯,老年人尤应重视。生活要规律化,兴趣要多样化,三餐有定时,饮食有定量,早睡早起,饭后散步,这都是有益健康的良好习惯。培养这些习惯,贵在坚持,一暴十寒,决无多大效益。坚持便是“守恒”,也即中庸之道的“不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