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长寿新十论之
宽容者长寿论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自古以来,宽厚的品德、宽容的心态就为世人所称颂,心胸狭窄被认为是一种病态。
宽容的心态就是以宽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人和事。宽容本身包含着谦逊,古人讲“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如果不能虚怀若谷,就不能有效地吸纳有益于自己自身发展的精神食粮,只有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我们才能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充实、拓展、成就自我。宽容不仅是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素质,一种时代崇尚的品德,更是吸纳他人长处充实自我价值的良好思维品质,“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要做一个能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必需具备一个必然的基础,那就是有一颗和常人不一样的宽容之心。一个人要想成功,只有处处多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宽容别人,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梦想才会更容易实现。在现代社会中试想一下,针对一个与你观点不一致,或者你认为是与你唱反调,不配合你的人,哪怕他即使是一位“做恶多端”的人,只要你对他拥有一颗宽容善待的心,若加以正确引导和启发,则往往会使他转向为“始是敌人,终是朋友”的立场,说不定还会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伙伴。因为你应该明白:一味敌视别人或不能不原谅别人,实际上你是在不原谅自己,在给你自己制造烦恼,伤害了别人,同样也伤害了自己。
拥有宽容的心态无疑也是维系一个家庭和谐生存的重要砝码,家庭如此,社会现实更是如此。世界上的人和事,各有各的妙用,任何事物都可以活用,都可以协调。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树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彼此的和谐生活就需要彼此都拥有宽容的心态,坚持自己的个性,也承认他人的脾气。公共关系专家告诉我们:“面对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宽容是我们现代人适应时代社会的必备素质,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对于所谓的“异己”,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前提下,不是打击、贬抑、排斥就是置之死地而后快,你没有那般本事,只有徒添烦恼;而是应当学会宽宥、包容、赞美和与其和谐相处,只要你生存在这个世上,你就没有办法逃避如何对待“异己”的问题。宽容心态的培养,主要在于,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平凡的人,把自己看做是广播社会中的一份子,想到能与他人共处是一种幸福的缘分,尽力消除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对世界心存感激,念及他人的优点和好处,你的宽容心的波长和别人的波长就会一致。只有通过这种心的“广播电台”,你才能和别人交换信息和意见,并化敌为友,增添你人生中很多的朋友和伙伴。你的宽容,你的爱,这种人生感情只要肯付出给别人,终究会回报自己。宽容别人,实际上是为了得到别人对你更多的宽容。有句话说的好:大其心能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能受天下善,平其心能论天下之事,廉其心能观天下之理,定其心能应天下之变。
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懂得宽容别人,自己的性情也就有了转折的余地,从而在生活的各种境况里,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不至于怒发冲冠、牢骚满腹、委屈痛苦、郁气中滞。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亦然。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有顺有逆,在人生这短暂的旅途中,免不了要跌倒。人不可能免于跌倒,但必须学会如何跌倒,我们难免不遇到失败和灾难,但必须懂得接纳它,也就是说在逆境中,要懂得自己释怀。当我们把失意、抱怨、委屈、愤懑放下时,我们即刻又勇敢高兴地站了起来,就在这一刹那,我们在放下的即一瞬间,会得到一种新的体悟,同时心灵与智慧也会得到自由与成长。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宽容与平直、达观与敦厚的心态,去生活处世,那我们便会拥有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令生活得以自在。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可以契机因缘,都能够和谐圆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