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预防重在加强国民体质锻炼
在中华名中医论坛茶歇期间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甲流肆虐,学校成为暴发疫区,30岁以下成为感染重点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目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卫生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作为今冬明春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11月1日,我国内地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75万余例,其中重症病例104例,死亡病例6例,11月2日又出现1例,目前已累计7例。当前我国疫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学校暴发疫情为主;二是疫情从城市向农村地区持续蔓延;三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强度持续增加,部分地区已进入高发期。据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北京甲型H1N1流感病例年龄范围为:1~84岁,其中30岁以下者占92.8%,10至20岁年龄段的患者占到62%。30岁以下的青壮年成为最主要的感染者,对此有专家认为与1918年流感大流行时期的状况类似。
慈丹堂领取中草药预防流感已成风景
2009年11月1日的入冬的第一场雪刚到,慈丹堂大厅里就迎来了免费取预防流感的中药的队伍,看到络绎不绝地取药人满面春风,驱走了大家心头的寒意。气温聚降,促成流感及甲流高发的时节,当然预防第一,方中除了有治疗流行感冒的荆芥外,更有扶正的也就是提高疫力、补气的黄芪,就本人认为:治疗流感当以提高免疫力,加强体质锻炼为主。
甲流的防治以预防为主
在2009年的10月末召开的中华名中医论坛茶歇间隙,有央视及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也曾问及预防甲流的“秘方”,我笑答:“预防甲流的中药处方,不存在秘方,而是一定要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疗方案,这样才会有针对性。”
从预防的角度,我不妨提供几款简便易行的食疗及代茶饮的方法简绍如下:
1、预防流感轻剂,代茶饮方:荆芥10g,金银花10g,黄芪10g,薄荷6g,开水冲泡30分钟,代茶饮。每天一剂,连服一周。方中荆芥辛温,入肺经,祛风解表,用于感冒风寒及感冒风热等症;金银花甘寒,入肺、胃经,清热解毒,既清气分热,又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
薄荷,辛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咽喉,为疏散风热的要药;黄芪甘,微温,入肺、脾经,用于益气升阳举陷,也就是提高免疫的作用,四药协同共对风热及风寒感冒均可奏效。
2、二白汤 取材白萝卜、白菜根、葱根适量,煎汤,每次饮用100ml,做汤饮。
3、凉拌鱼腥草 超市买回鲜鱼腥草500g
,水焯后,沥干水分,依个人口味喜好,调成凉菜佐餐食用,对病毒性感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4、对于气虚体质的人,通常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怕动,舌质淡,胖嫩,脉虚无力,对于流感的预防则要以玉屏风散为主,再加上应对流感的金银花、菊花等。
5、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讲,常表现为手心热、足心热、不欲近衣被,睡眠不宁、盗汗、遗精等,宜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的基础上调以预防流感的中草药,当以麦冬、沙参、贝母、金银花、连翘、虎杖等组方。
甲流的预防在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在烹饪特别是洗涤生猪肉、家禽(特别是水禽时)应特别注意,特别是有皮肤破损的情况;建议尽量减少接触机会;可以考虑戴口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能性;特别注意类似临床表现,引起重视。特别是突发高热、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故《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脏腑功能低下或亢进,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的情况下,或人体阴阳失调,病邪内生,或外邪乘虚而入,均可使人体脏腑组织经络官窍功能紊乱,发生疾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口问》说:“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灵枢·百病始生》也说:“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虛相得,乃客其形。”所以说,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在甲流猖獗的时刻,强强体质锻炼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做到勤而不过劳,管好嘴,把好病从口入关;勤动腿,不久坐、久立,适度运动;再加上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达到一个内外的协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
图片博文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