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愿意说正常话的人越来越罕见了

【简庐笔记二则】现在愿意说正常话的人越来越罕见了
许石林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
若放在今天的家庭,丈夫打儿子,打狠了,妻子会有什么反应?多数家庭必然是秒干,立即夫妻双方立即干起来了……
可以设计陕西版的、东北版的、天津版的、上海版的等等。一定有意思。
那么,《红楼梦》原著中,王夫人是怎么说的——
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
将今天的人对此的反应和对话,与王夫人的话对比一下,可以明显感觉,今天的人理解不了王夫人的话。
从前的人应答对话,往来之间,万急之际,犹不失体统,不乱章法,不悖纲纪。
现在的人,价值取向下行,破底线互怼怄气,真可谓“穷斯滥矣”。
近年,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标榜“精品菜”的酒楼,什么精品川菜、精品湘菜、精品鲁菜、精品粤菜、精品徽菜、精品粤菜,甚至有精品陕菜!
从前的人请客,准备得再丰盛洁美,必自道“粗茶淡饭”、“蔬食劣酒”、“略备薄馔”而“不成敬意”云云……
今天的人,你还没进门,就明着告诉你:我说我精品,我就是精品!我精品!我精品!我精品!我们全家都精品……
对此,你很难想象让从前的人请人吃饭,说:我请您吃精品啥菜!意思分明是客人没吃过、没见过、没听说过……
温良恭俭让之谦德荡然无存。
从前的人见面打招呼:“您吃了吗?”
“吃了。您也吃过了?”
想象今天的人见面打招呼:“哟!王总,今儿您精品了吗?”
“喝!陈总,托您福,正精品着呐!”
三十多年前一直到现在,我最厌恶鄙视西安卖羊肉泡的,多一两片薄肉、一小撮粉丝、几条黄花、两朵木耳就傻了吧唧地标榜“优质泡馍”!一进门,店员那酱肝一样油汪汪的脸上,双目发瓷不闪,矜傲地厚唇微启,哼腔带屁腔爆出一句:“优质的?还是普通的?”并掠过与生俱来的鄙夷……
平时说话,轻嘴淡舌地,你注意一下,他们一说“优质泡馍”那个“优”字,字头字腹字尾全部加长、加厚、加力,仿佛呕出来似的。
一个普通平常的吃食,分什么优质普通!“优质”二字本不是生活日常用语,必然是奸商愚氓偶尔僭用,其余纷纷仿效,遂使丑谬流传,竟无人制止。
这就是风俗。风俗坏,便应该有人匡正。可惜,现在愿意说正常话的人越来越罕见了。
古人云:无廉耻,则天下无风俗。信矣!
更有意思的是,朋友圈、生活中,你不难见到开“精品菜”酒楼的老板,满口佛里佛气地说:做人要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