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能供我们安全使用的汉字越来越少了

【笔记二则】:古代判案往往比现在死板地讲证据,更不冤枉人
许石林

【一】汉字
老师,我感觉您说话有点像张文宏医生:一、被人欺负,从此理解了欺负,别人越欺负您越来劲儿,元气充沛,同时,绝不欺负人。二、认天命,有些事,全身心投入,不做就睡不着。
我可不敢自比张医生!不过这两点我倒很认同。
张医生说的那些话我非常喜欢,也恨羨慕他能那样痛快地说话。我不敢。一是他是技术专家,如今的角色和地位能为他人所用,既利于他人,同时又掌握着许多人的性命健康指数,这个太厉害了。这个是文科生如我之流所永远自叹不如的,文科生在当今,无此待遇,谄谀不足都可能被认为不顺眼。二是我已不年轻,计较个人安危利害了,尤其不能像他那样说话,要危行孙言以苟活,实在不行还要卑词以媚人才行,何况当今能供我们安全使用的汉字越来越少了。

【二】胡说
秦丑一绝:王辅生的《看女》,可谓戏曲丑角艺术的颠峰之作。
想起这出戏里有一句台词,每出口,观众必轰笑,堪称经典,任柳氏被逼问得无话可说,自言自语:“哎呀!今日咋把人丢到这儿了!这咋出人家门呀嘛?嗯看起来今天非胡说不可?(想到这里,自信心来了)胡说就胡说,我可有胡说的病呢!”
扑向对方。

对于一时证据不足不可确认之事,即无从追究又非要知道,怎么办?
犹如答题,一曰考据,一曰选择。
做考据题,崇尚科学,讲证据。
做选择题,崇尚道理,讲信仰。
对于证据充足者,自然选确凿不二之考据题;对于证据不足者,应以道理推求,做选择题。如上古三代文献阙不足微,而周孔以善信推为圣人在位之世。
所谓以理推求,即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于不可考证之事,信之仰之与疑之厌之,效果大为不同。《红楼梦》第六一回:凤姐交代平儿:“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説他。虽不加刑,也革出不用。朝廷原有挂误的,到底不算委屈了她。”
中国古代判案,于证据不足者,有“五听”之断: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其实就选择题。往往比现在死板地讲证据,更不冤枉人。(参考《桃花扇底看前朝》序,海峡出版集团2015年7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