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信任、不指望,所以不申诉

风俗九篇
许石林
【一】举报
某友:你昨天公号的那篇文章怎么被删除了?
答:被举报了,后台删除了。现在是一举报就灵,先给你删除了再说。举报的人说那个方法是谣言,我转发就是传谣,用词决绝凶狠,跟群众抓了特务一样,如图——
友:你可以申诉,公号有这功能。
答:不申诉了。那篇内容,属于我自己写的文字的,本身就携带着解释,看懂了那些文字,就等于阅读了预防误解说明和预先申诉。既然公号后台编辑听信举报者的举报,就说明公号编辑看不懂那些文字,既然如此,何必再申诉?大堂上坐着包公,你可以击鼓鸣冤,大堂上坐的是一起制造冤案的老爷,你还去申诉,那不是二次找别扭吗?
我自己也是公号的权益仲裁机构的成员之一,每次参与评判别人的公号申诉,要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申诉的文字图片,我就不给其他评委增添负担了。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别说在这儿不申诉,就是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公平不公正,一般我都不申诉。因为不信任、不指望,所以不申诉。古人说:“颠蹶之请,望拜之谒,虽得则薄矣。”忍耻受沮得来的公正公平,不是真正的公正公平,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
一位医生朋友也批评我:你就不该发那些东西,不应该告诉他们,从现在起,什么土方偏方,对谁也别说,许多人是不配知道、不应该使用那些东西的。删除你那篇内容,应该说是上天的旨意,上天自有他的用意,你品,你仔细品。
所以,不申诉。
“贤者不得行其道,不肖者得行无道。”王安石称之为:末世风俗。
把多年前的烟斗拿出来用,刚刚在抖音上刷到了某人那矜持傲慢又凌人的视频,说到民间传说的的根据以往经验认为抽烟喝酒能干嘛都是谣言,他差点儿从屏上蹦出来咬谁一口!
这两天,常见人动不动怒斥这是谣言!那是假的!就算用温盐水漱口润喉不是钟先生说的,就算无效,轻轻说一下嘛,个个都猛扑过来,厉声呵斥,也是要咬谁一口似的。
我在南方太久了,变娇气了。心想:这要是香港人,你越荒谬,他越温语圆和地谨慎提醒你:这个不是真的哦!你越在他眼里错误、无知,他越会很照顾你的面子。
《中庸》云:”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那么厉害干嘛呢呀?有话好好说嘛,弄得人自卑又自责,好像欠了你们多少似的。
一说就是要跟谁干仗的语气,分分钟要把谁扫到敌人堆儿里似的。昨天还和我们一样懵懂,突然就真理在握的神气,说话全用镗音儿,敲小锣似的,眼睛瞪得镣环一样露凶光,嘴角两边提裤子似的一句一提,自负到极致了。
说是改文风呢,可是,一遇到事儿,瞬间就到处都是传销培训、拓展训练营似的文风、辞色,好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