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像我赞美的那样看偶像的作品,但我誓死捍卫偶像的光辉。”

“我从不像我赞美的那样看我所赞美的偶像的作品,但我誓死捍卫偶像的光辉。”
许石林
大众的评论有多不靠谱:一早见朋友圈许多人转一篇儿公号文:《25年过去了,为什么中国再也没能拍出〈霸王别姬〉》?
我没点开,只看了标题。
是的,二十多年来,每当陈凯歌拍出弱智烂片如《无极》之类破人类弱智底线的东西,人们在失望批评之余,总是拿《霸王别姬》替他兜底裤,认为他作为一个导演还是有水平的,只是后来没达到这部影片的高度。
总之,有了《霸王别姬》这部所谓成功的电影,陈凯歌就永远是庸众的偶像,用后面多少烂片都颠扑不破。
其实,你笨寻思寻思:他既然能拍出你们所说的《霸王别姬》这样的好片,为什么把信心满满的《梅兰芳》拍失败了?当时一发出要拍《梅兰芳》的消息,我就笑了:哪儿有这么笨的人啊!非要跌一跤让人看看你的身段有多丑吗?结果,这部旨在给已经逐渐透支的《霸王别姬》光环增添亮度的影片,果然不出所料成功地失败了。
其实,《霸王别姬》也很平庸——你不服?那让你们像你们称赞的那样,把它一个月看三遍试试?或者你老实说你一共看了几遍?
有必要举例说说我的经典标准:就像看袁世海的《横槊赋诗》、《九江口》、《华容道》等等,一天看几十遍也不厌倦……这样的例子很多,优秀的艺术是很多的。
庸众瞎掺和,根本不懂,只是冒泡儿。不懂没关系,不懂是本分,但冒泡就是非分了。就像庸众面对一切文学艺术概念,他们不懂也不爱,比如:庸众们懒惰不读书,也不懂文学,但你若说巴金老舍等等的作品哪儿不好,他们不干。
“我从不像我赞美的那样看我所赞美的偶像的作品,但我誓死捍卫偶像的光辉。”——这就是庸众的价值和逻辑。
服了你们了。
还有一个测试方法:让庸众们拿自己的钱去投陈凯歌的新影片,干不干?干嘛,对你们的偶像要有信心嘛。
如果不干,那不是伪人伪行伪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