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天下  公道长兴

(2012-07-03 09:32:42)
标签:

张太无

深圳图书馆

古籍

天下为公

文化

分类: 文化时评

   

   

文化天下公道长兴
——一代哲医张太无先生万余册珍贵古籍捐赠深圳图书馆有感
许石林
http://szsb.sznews.com/res/1/1162/2012-06/19/C01/res04_attpic_brief.jpg 公道长兴" TITLE="文化天下  公道长兴" />
▲张太无先生留在古籍上的印章。
http://szsb.sznews.com/res/1/1162/2012-06/19/C01/res07_attpic_brief.jpg 公道长兴" TITLE="文化天下  公道长兴" />
◀一代哲医张太无先生。(资料图片)
http://szsb.sznews.com/res/1/1162/2012-06/19/C01/res10_attpic_brief.jpg 公道长兴" TITLE="文化天下  公道长兴" />
◀《御选唐宋文醇卷》目录(局部)。

○许石林

 

27年前,1985年6月19日,成都已故中医国手、一代哲医张太无先生的夫人钟金重女士在其子张仲德先生的陪同下,将张家世代珍藏的一万一千多册古籍珍本善本捐赠给深圳图书馆,成为当年特区文化一大盛举。

 

张太无先生出身四川大家望族,先生一生读书悟道,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无数,而又热衷收藏文物古籍,其所藏最盛时,可谓冠绝一方。先生一生大半时光,居处动荡丧乱之世,人多弃文物而爱珠玉,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是也,张太无先生反其道而行之,不忍眼看那些承载着华夏文明信息的珍贵文物古籍,流落他方,于是奋力搜求收藏。到解放初,单是历代珍本善本古籍就有三万八千多册。先生于“反右”、“文革”中,遭受冲击,一生所藏尽被抄没。当落实政策发还时,大部分已经散失,仅剩三分之一。先生留下遗言,将所藏之古籍字画,捐赠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于是,其夫人携子到深圳,将这一批珍贵古籍捐赠给当时刚刚建立的深圳图书馆。

 

古籍之珍贵,天下读书人人尽皆知。自来搜求收藏者,代不乏人,至于居奇沽售,熙熙攘攘,汲汲名利,也是人之常情。况且市场流传,也并非无可称颂之处,正因为古籍奇货可居,所以,使古籍能借助金钱财货的方便之门,得以在历史波折动荡中流传保存。

 

然而,天下非常之事,大率有非常之人,能成非常之功。所以,苏州“过云楼”顾氏、宁波“天一阁”范氏,以及于右任、张伯驹等先贤,虽亦搜求珍藏,历经波折,不惜毁家,然而其搜求收藏,非商贾之待价而沽,乃是本着为华夏留文明、为神州惜典章的胸怀而为,即参透了“天下为公”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历经离乱,屡遭兵火,矢志不渝,终将古籍文物,慷慨捐赠于祖国最需要之所在,使文物典籍,能造福国家之未来。张太无先生之收藏捐赠,亦足与上述顾、范、于、张诸贤比肩。

 

思张太无先生之收藏捐赠义举,有如下感想——

 

张先生为西蜀大家望族,所谓大家望族,非家中掌权拥势者众、非族中财富豪强者多,而在于其家学渊源,教子弟以希圣希贤之道,诗礼传家,通达时能以仁孝之心推己及人,造福社会。故张先生胸怀广远,局量宽大,身居动荡乱世,却如程子安坐危波险浪之上,不受负俗之累,清醒地发现中华文化最珍贵宝贵之所在,并以文化托命之自觉担当,竭力收藏,以待清明盛世,用之于国家未来。与其说张先生之收藏是个人所为,不如说是张先生承担着中国士大夫世家的使命,是一种高尚的集体力量假他之手而为,非一般目光短浅者所能理解。

张太无先生行医,蔼然贤者风度,蜀人皆知,先生学富五车,满怀诗书,腹笥宽广,又极敏捷,坊间流传有他曾于旅途中吟诗的故事,又在茶馆中对一绝对的佳话。古人说“居移气”,环境对人的性格有塑造作用,川蜀人性格中先天就有一种类似老庄的达观。张太无先生读书治学,儒释道皆通,尤嗜老庄。先生行医,不唯望闻问切之技艺,据说有一种神觉的境界。而平常与人谈话,常有玄妙之语,先生下笔为文写诗,激情饱满,沉着质朴,有金石之气,直追古人。所以有“一代哲医”之称。唯有如此胸襟,才能以“天下为公”之道,律己治家,才能将无价之宝慷慨回赠社会。

 

张太无先生之学,为其医道所掩,至今还远未为人所重视。据先生哲嗣张仲德先生介绍,张先生平生追求,以“文化天下”为上,以“政治天下”为末,至于武力争斗,其下之又下焉。张太无解古人典籍,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发现,曾将王羲之名篇《兰亭序》一处断句,与前人迥别,意思即大为不同,再经先生讲解,别开生面,另见洞天。上天造此异才,百年千里,尤不可期,其所有的担当与作为,皆以其秉性非常,造诣非凡而来。

 

至于所经抗战国难之时,先生济民救难之义举,不可胜数。

 

文化天下,要在长兴公道。人之天性,在于利己,而能将此利己之天性教之以仁孝,则可规导人心向善,由己推及社会,则公道长兴,所谓天下为公。

 

面对深圳图书馆珍藏的张太无先生家属所捐赠的一万一千多册古籍,睹物思人,足可使深圳读书人感之念之。倘若说古籍里面珍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的话,这基因必将使善于从中学习汲取者,获得优良的营养。

 

“过云楼”部分古籍善本因拍卖而广为世人所知,江苏凤凰出版集团连同南京博物馆,志在必得,而北京大学又依据相关法律奋力争夺,这种争夺不是夺利,而是争夺一种文化财富、文化道义,也可以说是争夺一种失去多年的文化体面。这是一种值得赞美的争夺!由此观之,张太无先生家属捐赠深圳图书馆的珍贵古籍,安然地被保藏在图书馆,那国宝级的古籍,雍容地、耐心地等待着服务这个城市的文化未来——愿“天下为公”之道长兴,文化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